寄蔡子因

平生阅诗如阅马,自怜双眼如支遁。

子因句法马群空,爽气横秋太神骏。

上苑花光缠肺肠,西湖霜晓磨风韵。

较君年少翰墨场,贾生仲舒觉寒窘。

醉中逃禅亦不恶,况复机锋类庞蕴。

奉身一饭聊自珍,富贵功名苦寻趁。

凤巢定生五色雏,文章从来论种性。

嗟余索寞卧空山,多生垢习消磨尽。

但馀欲识天下英,毙蛇脊尾犹一振。

岁月去人江浪翻,何时仰此摩天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寄蔡子因》。诗中以“阅诗如阅马”开篇,将阅读诗歌比作鉴赏骏马,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接着,诗人通过“子因句法马群空,爽气横秋太神骏”两句,赞美了蔡子因的诗歌才华如同神骏之马,充满爽朗的秋日气息,形象生动。

“上苑花光缠肺肠,西湖霜晓磨风韵”描绘了蔡子因诗歌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高雅风韵,仿佛是上苑的花朵与西湖的霜晓,令人回味无穷。“较君年少翰墨场,贾生仲舒觉寒窘”则以贾谊和董仲舒为喻,强调蔡子因在文学领域的成就远超同辈,犹如在寒冷的冬日中感受到温暖的阳光。

“醉中逃禅亦不恶,况复机锋类庞蕴”表明蔡子因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独到之处,其思想深邃,甚至在酒醉之时也能领悟佛法,与庞蕴大师的机锋相类。最后,“奉身一饭聊自珍,富贵功名苦寻趁”表达了诗人对蔡子因淡泊名利、珍惜自身才情的态度的赞赏。

“凤巢定生五色雏,文章从来论种性”以凤凰的后代比喻蔡子因的诗歌作品,预示着其作品将如同五彩斑斓的幼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而“嗟余索寞卧空山,多生垢习消磨尽”则是诗人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身处空山,却已消除了诸多尘世的烦恼,心灵得以净化。

“但馀欲识天下英,毙蛇脊尾犹一振”表达了诗人渴望认识更多像蔡子因这样的杰出人才的愿望,即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希望能有所作为。最后,“岁月去人江浪翻,何时仰此摩天峻”则寄托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蔡子因及其作品能够达到高峰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蔡子因诗歌才华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卓越人才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骤雨

雷搥雨骨天为低,行云趋走不敢迟。

桐英满地谁拾去,花态正颦魂欲飞。

紫金蛇光谁掣断,堕空万点跳珠乱。

须臾井滑绀无泥,琉璃骨软争道驰。

乱红残萼惊千片,可怜憔悴吴姬面。

林光草色自连天,残香依约知谁怨。

形式: 古风

临川康乐亭碾茶观女优拨琵琶坐客索诗

小槽横捧梳妆薄,绿罗绾带仍斜搭。

十指纤纤葱乍剥,紫燕飞翻初弄拨。

梨园曲调皆品匝,敛容却复停时霎。

日烘花底光似泼,娇莺得暖歌唇滑。

圆吭相应啼恰恰,须臾急变花十八,玉盘蔌蔌珠玑撒。

坐客渐欲身离榻,裂帛一声催合杀。

玉容娇困拨仍插,雪梅一枝初破腊。

形式: 古风

南丰曾垂绶天性好学余至临川欲见以还匡山作此寄之

我生少小秀不丛,题诗落笔先飞鸿。

一从废弃脱毛发,乃与石田樗木同。

平生百虑湛古井,无复掀涌波春风。

尚馀觑书旧垢习,终日伏桉如哑聋。

默观前古忠义辈,光明硕大皆人雄。

闻之恨未目亲历,周行四海如萍蓬。

猛闻君侯富道义,浩然养就如婴童。

笔端五色藻造化,经纶事业罗心胸。

扬清激浊出天性,英声不减狄梁公。

一节直走汝水上,回首弊帚香炉峰。

徘徊一月不及见,痴坐掩扃知命穷。

霜清昨夜兴飘忽,匡山落我清梦中。

吾身去住本无系,便欲登舟而向东。

再惟君侯未我识,恨遗他日山水重。

作诗愿见亦不恶,谷风从虎云从龙。

形式: 古风

再游三峡赠文上人

肉身大士延平公,眉毛如雪声如钟。

东坡醉眼亦多耳,信口呼作僧中龙。

坐令玉色烟峦里,晨钟暮鼓三千指。

而今滑冷撼不应,青灯白塔临寒水。

上人谈笑有精色,闻是延平坐中客。

紫霄峰下曾相逢,别来几何头已白。

地炉夜语寻前事,当日交游半生死。

与君等是三眠蚕,浮世百年那免此。

我寻旧游聊自娱,忽然见君欢有馀。

一笑且从吾所适,后会重来知有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