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甘禾的《杂诗(其三)》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画面。首句“浅浅城下水,安能运吞舟”以浅水比喻世事的局限,暗示即使有大志向,也可能因环境所限难以施展。接下来,“简珠入沙石,谁谓光犹浮”进一步强调了明珠(人才)在困厄中光芒难显,暗指贤才在世俗中不易被发现。
“严霜掷纨扇,酷暑弃轻裘”通过季节变换,象征人生的起落无常,暗示人应适应环境,适时调整。然而,“平居不蓄士,缓急孰相投”批评了那些平时不储备人才,到危急时刻无人可求助的境况。
最后两句“如何双蓉锷,不遇壮武侯”表达了对英雄未遇明主的感慨,将人才比作珍贵的宝剑,期待它们能遇到像诸葛亮那样的英明领袖。“坦坦雪庐卧,时哉聊优游”则以隐居生活为喻,表达在困境中仍能保持淡泊心境,享受闲适时光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物抒怀,表达了对人才际遇和人生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