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雨

庆历甲申岁,旱极忧民田。

农夫不得耕,相顾愁凶年。

帝心恐民忧,诏遣祈山川。

郡国举祀典,斋戒陈豆笾。

望祭复雩龙,祷之必精虔。

经旬杳无报,旱气增于前。

菑田扬飞尘,井谷无寸泉。

炎炎天地中,草木皆欲燃。

俗云有鳗鱼,灵异古所传。

太守顺民心,命驾而迎焉。

乐以钟鼓音,薰以沈檀烟。

倏惊西郊寒,霭霭离山巅。

急雨下滂沱,迅雷亦填填。

须臾畎亩盈,一境皆欣然。

始为穴中鱼,窃弄阴阳权。

山川岂无神,不能通于天。

蛟龙岂无灵,不能兴于渊。

有若赏罚柄,反使奸臣专。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庆历年间甲申年,旱情严重让百姓担忧田地。
农民无法耕种,相互看着,忧虑歉收的年景。
皇帝心中忧虑民众疾苦,下令向山川祈祷求雨。
各地郡国举行祭祀仪式,斋戒沐浴,准备供品。
望祭和雩龙祈雨,祈祷时虔诚无比。
但过了十几天都没有回应,旱情反而加剧。
荒田飞扬尘土,井谷干涸无水。
炽热的天地间,草木仿佛要燃烧。
民间传说鳗鱼有灵,古老相传。
太守顺应民意,驾车前往迎接鳗鱼。
用钟鼓奏乐,沉檀香烟缭绕。
忽然西郊寒意降临,云雾弥漫山顶。
大雨倾盆而下,雷声轰鸣不止。
片刻间田间充满雨水,整个地区都欢喜起来。
鳗鱼起初在地下,似乎掌控着阴晴。
山川难道没有神明,不能传达天意?
蛟龙难道没有灵性,不能从深渊崛起?
这就像赏罚大权,反被奸佞之人操控。

注释

旱极:极度干旱。
忧民田:担忧百姓的田地。
农夫:农民。
凶年:歉收的年份。
帝心:皇帝的心意。
祈山川:向山川祈求降雨。
斋戒:斋戒沐浴。
豆笾:祭祀用的竹器。
雩龙:古代求雨的仪式。
精虔:极其虔诚。
杳无报:毫无回应。
增于前:比之前更严重。
菑田:荒芜的田地。
井谷无寸泉:井水枯竭。
炎炎:酷热。
皆欲燃:好像要燃烧。
鳗鱼:传说中的灵物。
灵异:神奇灵验。
太守:地方长官。
命驾:驾车出行。
乐以钟鼓音:用钟鼓音乐庆祝。
薰以沈檀烟:用沉檀香烟熏祭。
西郊:西部郊区。
霭霭:云雾弥漫。
急雨:暴雨。
迅雷:急促的雷声。
畎亩盈:田地充满水。
欣然:欢喜的样子。
穴中鱼:鳗鱼。
阴阳权:象征天气变化。
通于天:传达天意。
兴于渊:从深渊崛起。
赏罚柄:权力。
奸臣专:奸邪之人专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庆历年间一场严重的旱灾,诗人陈襄关注民生疾苦,记述了皇帝忧虑百姓,遣使祈求山川以止旱的过程。起初,各地举行祭祀仪式,但祈雨无效,旱情加剧,田地飞扬尘土,水源枯竭,草木干枯。在民间传说中,鳗鱼被寄予灵异之力,太守顺应民意,亲自前往迎取鳗鱼祈雨。伴随着音乐和香烟,突然间,西郊降下大雨,雷声轰鸣,干旱的土地瞬间得到滋润。诗人借此寓言,指出山川神灵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人间赏罚不公导致神灵无法施展力量,暗讽奸臣当道。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与对公正治理的期待。

收录诗词(187)

陈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苦热谣

瑶姬不下巫阳台,山屏曙色连云开。

瞥见羲和整朝驭,放出金乌天上来。

炎炎六月方凝暑,天地生成渴霖雨。

呼号缩手太无端,憔悴群芳不为主。

吾当化出冲天羽,上与天公振雷鼓。

回却日轮,叱开水府。

六龙驱下饮洪涛,大作寒霖济区宇。

形式: 古风

宫辞

六六上阳宫,婵娟被宠封。

三千香辇路,十二枕屏风。

纨扇伤秋咏,梅花妒晓容。

妆台银烛尽,宝帐泣芙蓉。

形式: 五言律诗

幽菊燕贡士(其一)

有幽斯菊,濯濯其芳。

烝尔髦士,惟其修兮,有美于乡。

燕,予无以说兮,惟醴之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杂诗(其四)

露下青玉凝,风动金支舞。

梧桐叶微脱,庭阶夜将曙。

节士悲零落,达人观岁序。

消长理必繇,物亦莫能忤。

鸡鸣一何急,日出光易午。

思治恐弗及,在暗恐弗寤。

坐起披书读,潇潇更闻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