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梁王旧园

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

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

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

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梁王曾经的居所临靠着潮水沟,我们一起牵着垂藤系住小舟。
树木依偎在荒野中的风中沙沙作响,草丛掩埋着倾斜的石头,雨势绵长。
门前已不再有邹枚那样的醉客,池塘边时常传来雁鸭的哀鸣。
志士在秋天常常心生感慨,不必频繁地来此游玩。

注释

梁王:古代帝王的封号,此处指梁国的君主。
潮沟:靠近海边的沟渠。
共引:一起拉。
垂藤:长长的藤蔓。
倚:依靠。
荒台:荒废的高台。
淅淅:形容风声。
修修:形容雨势连绵不断。
邹枚:历史上的名人,此处代指饮酒作乐的人。
醉:喝醉。
雁鹜:雁和鸭子。
节士:有节操的士人。
感激:感慨激昂。
此中:这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静的山水田园生活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现今荒凉的感慨。开篇"梁王旧馆枕潮沟,共引垂藤系小舟"两句,既描绘了环境之美,又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接着"树倚荒台风淅淅,草埋欹石雨修修"四字,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画面。

中间两句"门前不见邹枚醉,池上时闻雁鹜愁"则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生活的怀念和现实孤寂的感伤。最后两句"节士逢秋多感激,不须频向此中游"显露出了诗人对于秋天的特别情感,以及对世事变迁的一种超然态度,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对于过往的眷恋不应过分。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独到的生活体验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题紫阳观

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东乡遂不回。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宫长在鹤频来。

岩边桂树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复开。

惆怅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迹锁昭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翰林游舍人清明日入院中途见过余明日亦入西省上直因寄游君

榆柳开新焰,梨花发故枝。

辎軿隘城市,圭组坐曹司。

独对芝泥检,遥怜白马儿。

禁林还视草,气味两相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赠王贞素先生

先生尝已佩真形,绀发朱颜骨气清。

道秘未传鸿宝术,院深时听步虚声。

辽东几度悲城郭,吴市终应变姓名。

三十六天皆有籍,他年何处问归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奚道士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

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

玉霄尘闭人长在,金鼎功成俗未知。

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