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三)

欣逢诞圣时,无以报明主。

唯凭一炷香,更击三通鼓。

唱起太平歌,共行向上路。

只愿尧天日月长,待见黄河清万度。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的《偈一百二十首》中的其九十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明主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愿景。

首句“欣逢诞圣时”,诗人以喜悦的心情迎接圣主的诞生,表达出对明君的崇敬与期待。接着,“无以报明主”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虽有满腔热情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来回报明主的恩泽。

“唯凭一炷香,更击三通鼓”描绘了诗人通过宗教仪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希望借助香火与鼓声传达对明主的敬仰与祝福。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佛教徒的虔诚,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唱起太平歌,共行向上路”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希望在明主的领导下,人民能够共同走上一条和平、繁荣的道路。这里的“太平歌”象征着和平与幸福的颂歌,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最后,“只愿尧天日月长,待见黄河清万度”两句,诗人以古代贤君尧帝为喻,表达了对明主长久统治的渴望,以及对黄河水清的期盼,寓意着国家的安定与繁荣。这两句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富强、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明主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四)

北风如箭射庭除,冷落禅门一物无。

多谢诸人相暖热,殷勤为我作开炉。

老僧来慧林,四见书云节。

不解巧逢迎,岂敢多饶舌。

瞋即听你瞋,拙即从我拙。

要透祖师关,放教心地歇。

若不歇,腊月三十日,一时都败阙。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五)

十年持钓在江湖,蒻笠蓑衣只自如。

忽尔竿头浮子动,等闲钓得一头鱼。

形式: 偈颂 押[鱼]韵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六)

慧林铁馒头,做来年已久。

不是不拈出,自是人不受。

觑著齿牙寒,咬著眉头皱。

不是张鹏举,谁人敢下口。

形式: 偈颂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七)

祖师妙诀,头头漏泄。

众生日用不知,只管强生分别。

岂不见灵云陌上桃花,赵州指出庭前柏。

别别,正似红炉一点雪。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