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学士赴东川

羽人仙籍冠浮丘,欲作酂侯且蜀侯。

导骑已多行剑阁,亲军全到近绵州。

文翁劝学人应恋,魏绛和戎戍自休。

唯有夜樽欢莫厌,庙堂他日少闲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羽人仙籍冠于浮丘,想要成为酂侯又蜀侯。
引导的骑兵已过剑阁,亲军全部抵达接近绵州。
文翁倡导教育人们留恋不已,魏绛讲和边疆戍守得以休憩。
只有夜晚的酒杯欢饮不要厌倦,朝廷未来应少些闲游时光。

注释

羽人:指仙人或有超凡能力的人。
仙籍:神仙的名册或修行者的身份。
冠:位居首位。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名。
酂侯:古代的一种爵位。
蜀侯:蜀地的封侯。
导骑:引导的骑兵队伍。
剑阁:古代四川的一处险要关隘。
亲军:皇帝或将领的亲兵。
绵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四川省。
文翁:西汉时期曾任蜀郡太守,以兴办教育而闻名。
劝学:鼓励学习。
人应恋:人们应当留恋这种文化氛围。
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著名。
和戎:与敌方讲和。
戍自休:戍守任务完成后得以休息。
夜樽:夜晚饮酒。
欢莫厌:尽情欢乐不要厌倦。
庙堂:朝廷。
他日:将来。
少闲游:减少不必要的游玩时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前往东川之地的场景,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羽人仙籍冠浮丘"一句,以神话中仙人的形象来比喻崔学士,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如同仙人们登临仙境一般。"欲作酂侯且蜀侯"则表达了对未来仕途的期许,希望能在新之地取得更高的地位和荣誉。

"导骑已多行剑阁,亲军全到近绵州"两句,描述了崔学士已经带领着众多侍从,沿着蜀道(即剑阁)前进,队伍已经接近目的地——东川地区的绵州。这不仅展示了出行的壮观场面,也透露出一丝对旅途中困难险阻的克服。

"文翁劝学人应恋",诗中的"文翁"可能是指作者薛能本人,他在这里劝说崔学士,即使将要离别,但仍然应当珍惜眼前的人和事。"魏绛和戎戍自休"则表达了对崔学士未来安定的祝愿,希望他在新环境中能够找到平静和满足。

最后两句"唯有夜樽欢莫厌,庙堂他日少闲游"传达了一种宴饮欢乐的情景,诗人鼓励崔学士即使在旅途中也要享受当下的美好,不必过于担忧未来的烦恼。而最后的"庙堂他日少闲游"则预示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探访那些庄严的庙宇,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仕途以及生活态度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禅僧

寒空孤鸟度,落日一僧归。

近寺路闻梵,出郊风满衣。

步摇瓶浪起,盂戛磬声微。

还坐栖禅所,荒山月照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福建李大夫

洛州良牧帅瓯闽,曾是西垣作谏臣。

红旆已胜前尹正,尺书犹带旧丝纶。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

行过小藩应大笑,只知誇近不知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重游德星亭感事

颍水川中枕水台,当时难别此重来。

舟沈土岸生新草,诗映纱笼有薄埃。

事系兴亡人少到,地当今古我迟回。

残阳照树明于旭,犹向池边把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闻李夷遇下第东归因以寄赠

囊中书是居山写,海畔家贫乞食还。

吾子莫愁登第晚,古人惟爱贱游闲。

舟行散适江亭上,郡宴歌吟蜡烛间。

从此乐章休叙战,汉兵无阵亦无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