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

载酒时从执戟郎,雅知清望称鸳行。

肯来芹泮提英裁,要取芳编阅旧香。

玉倚蒹葭方借润,珠移甓社陡寒光。

临来莫恨车无角,疑睇云霄紫凤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常常带着美酒的是执戟郎,他素有清高声望,如同鸳鸯中的佼佼者。
他愿意来到芹池边,施展才华,留下芬芳的篇章,让旧日的香气重焕新生。
他的风采如玉倚着芦苇,增添了一份温润,而他的光芒如同珍珠在砖社间闪烁,却显得冷峻。
在你到来时,不必遗憾车轮无角,仿佛看到紫色的凤凰在云端凝视。

注释

执戟郎:古代官职名,此处指地位较高的人物。
鸳行:比喻品行高尚、才情出众的人。
芹泮:芹池,古人常以芹菜象征高洁,此处指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
芳编:美好的诗篇或著作。
甓社:砖社,代指书房或文化场所。
紫凤:象征高贵或吉祥的神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题为《次程少逸饯杨叔禹教授》。诗中表达了对杨叔禹教授的敬重和期待,以及对他才华的赞赏。首句“载酒时从执戟郎”描绘了教授在宴会上的随和风度,像是执戟郎一般,既显威严又不失文雅。接着,“雅知清望称鸳行”赞美了他的高尚声望,如同鸳鸯般匹配高贵行列。

“肯来芹泮提英裁”中的“芹泮”常用来比喻学府,意指杨叔禹教授愿意来到学术之地,发挥他的才智。“要取芳编阅旧香”则预示着他的著作将被后人珍视,留下芬芳的书香。接下来两句“玉倚蒹葭方借润,珠移甓社陡寒光”,通过玉与蒹葭、珠与甓社的意象,进一步烘托出教授的才情和风采,如玉之润泽、珠之璀璨。

最后两句“临来莫恨车无角,疑睇云霄紫凤翔”劝慰杨叔禹教授不必因旅途简陋而遗憾,他的到来就像紫凤翱翔于云端,令人瞩目。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杨叔禹教授的敬仰和对学术文化的推崇。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次虞万州韵送曹简夫守宣城

膂力方刚发未翁,不令忧乐与民同。

卷人间事风尘表,收天下春襟府中。

江北勤劳谁念德,湖南干事未论功。

如今又听还家去,缓急分明要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丁大监见怀(其二)

见惯不惊如四时,流光任逐鬓蓬飞。

日从南去老龙蛰,火向西流玄鸟归。

荷子感时堂蟋蟀,移书劳我室伊威。

益嗟往日无良友,四十八年成一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九华叶见思鹤山书院诗

天空地迥托吾庐,何处山川不裕如。

太极光阴宁有閒,环中事业本无书。

道亨谁谓大人否,夷陋不妨君子居。

昨梦九芙蓉里去,起闻跫足到空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次韵史少庄竹醉日移竹(其一)

艳艳洒妆斗姚魏,冥冥花影逢石丁。

醉生梦死何如竹,三百五十九日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