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湖外书事

十五年来笔砚功,秪今犹在苦贫中。

三秋客路湖光外,万里乡关楚邑东。

鸟径杖藜山翳雨,猿林欹枕树摇风。

朱门处处若相似,此命到头通不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十五年来勤于笔墨,如今仍然困顿在贫困之中。
秋天的旅途中,我身处湖光之外,家乡远在千里之东的楚地。
沿着鸟儿的小径,持藜杖穿行在山间雨雾中,夜晚在猿啼的森林里,枕着风吹动的树叶入睡。
富贵人家的门处处相似,但我的命运是否能改变,至今仍不得而知。

注释

笔砚功:长期的写作和学习。
犹在:仍然。
苦贫:贫困。
三秋:秋季。
客路:旅途。
湖光:湖面的景色。
乡关:故乡。
鸟径:鸟儿的小路。
杖藜:藜杖。
山翳雨:山间阴雨。
猿林:猿猴出没的树林。
朱门:豪门大户。
若相似:看起来相似。
此命:我的命运。
通不通:能否改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于湖光之外的客途中,感慨地回顾自己十五年来孜孜不倦的笔砚生涯,却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三秋客路湖光外”,“鸟径杖藜山翳雨”,“猿林欹枕树摇风”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同时,“朱门处处若相似”一句,则暗示了对富贵生活的无奈和不屑。

最后一句“此命到头通不通”,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力感和自我反思,表现出了深深的悲凉与无奈。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秋夜晚泊

一望一苍然,萧骚起暮天。

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

家是去秋别,月当今夕圆。

渔翁似相伴,彻晓苇丛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秋宿山馆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

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秋宿诗僧云英房因赠

贾岛怜无可,都缘数句诗。

君虽是后辈,我谓过当时。

溪浪和星动,松阴带鹤移。

同吟到明坐,此道淡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宿临江驿

南来北去二三年,年去年来两鬓斑。

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

渔舟火影寒归浦,驿路铃声夜过山。

身事未成归未得,听猿鞭马入长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