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邓南夫四首(其四)

比余于玉有奇文,一落泥涂十二春。

惭愧深知同鲍叔,尚言荆璞定逢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比余于玉有奇文”开篇,将自己比喻为一块具有独特纹理的美玉,却在岁月的流转中沉沦于尘土之中,经历了十二个春秋的洗礼。这种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感慨,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接着,“一落泥涂十二春”一句,生动描绘了美玉落入尘埃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而“惭愧深知同鲍叔”,则借用了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遇的深深自责和遗憾。鲍叔牙是历史上著名的知音,此处用以自谦,意指自己未能遇到真正理解和支持自己的人。

最后,“尚言荆璞定逢人”一句,虽然表面上是对荆璞(未经雕琢的美玉)终将遇到赏识之人的一种期待,实际上也是诗人对自己才华终将被发现、得到认可的坚定信念。这一句充满了希望与乐观,暗示着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保持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丰富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知音难觅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忧郁与乐观交织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405)

陈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一)

心息久相依,息调心自住。

忽焉不自知,根尘失所寓。

向来尚有锥,今我已忘兔。

似入无功乡,不由嵇阮路。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二)

暴气燎原火,浅量盈浍水。

不见杨关西,此生真已矣。

谁言佩豭由,不作缊袍耻。

至道傥有闻,客尘如脱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三)

世儒读论语,未脱小儿气。

岂悟无弦琴,中藏千古意。

颜渊默然处,曾子亦心醉。

处处傥逢渠,字字皆有味。

形式: 古风

越州道中杂诗十三首(其四)

人心有默契,晤语不在多。

一笑离凡情,万象皆含和。

孰是忘言人,听此无声歌。

有怀阅古堂,梦中时一过。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