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心长念隐,早晚解书招。
看月前期阻,论山静会遥。
微阳生远道,残雪下中宵。
坐见青门柳,依依又结条。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希昼所作的《早春阙下寄观公》,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远方交流的期待。首句“客心长念隐”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对于隐逸生活的深深怀念,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接下来的“早晚解书招”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友人观公的书信,以慰藉他的思念之情。
“看月前期阻”描绘了由于季节和距离,观赏同一轮明月变得困难重重,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受到时空限制。而“论山静会遥”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相聚不易,只能在静谧的山间通过想象来交流。
“微阳生远道”写出了早春阳光微弱却穿透寒冷,象征着希望和温暖的到来,即使在遥远的道路上。夜晚,“残雪下中宵”则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寒意未尽,但雪已减少,预示着春天的临近。
最后两句“坐见青门柳,依依又结条”以青门外的柳树为意象,柳条依依,新绿初生,诗人想象自己坐在那里,看着柳条生长,仿佛能感受到友人那边的春意,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不详
远望知无极,穷秋日向残。
孤泉泻空白,众木倚云寒。
静想猿啼苦,危闻客过难。
寸心宁可寄,前去雪漫漫。
极望随南斗,迢迢思欲迷。
春生桂岭外,人在海门西。
残日依山尽,长天向水低。
遥知仙馆梦,清夜怯猿啼。
西游无旧识,何处寄吟身。
客路秦关暮,乡心海树春。
河涛行不尽,岳翠望空新。
早晚回孤锡,东浮结近邻。
别业沧波外,秋风归去心。
玉绳天阙远,金柝海城深。
素瑟沈幽意,寒螀共苦吟。
邻渔知有约,乘月夜相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