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怀辟支湘中

四面楚歌声。破网长征。不甘黄血啖长鲸。

九死肯忘亡国痛,乐操南音。同是可怜生。

端为多情。湘江淼淼溯伊人。

可奈江南兰蕙瘁,鶗鴂争鸣。

形式:

鉴赏

这首《浪淘沙·怀辟支湘中》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高旭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局中的深沉感慨和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四面楚歌声"运用典故,暗示了四周环境的险恶和自身的困境,如同项羽垓下之战的境地。"破网长征"描绘了艰难的逃亡之路,形象生动。

"不甘黄血啖长鲸",以壮志豪情表达不愿屈服于外侮的决心,"九死肯忘亡国痛"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家灭亡之痛的深深铭记。"乐操南音"则是借音乐寄托对南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同是可怜生",流露出对世间疾苦的共情,"湘江淼淼溯伊人"则通过描绘湘江的浩渺,寓言自己对理想或爱人的追寻。"可奈江南兰蕙瘁,鶗鴂争鸣"以兰花凋零和鸟儿哀鸣象征着江南的衰败与哀愁,表达了对时局变迁的无奈和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反思和感慨。

收录诗词(178)

高旭(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祝神州日报出版

凤鸟高冈哕,蓦地噤鸱鸮。

仿佛彩霞深处,吹彻大成韶。

秽史魏收羞死,直笔董狐复活,元著尽超超。

夜半警钟响,静听海音潮。铸轩圣,拜虞帝,梦神尧。

诸公今日应尔,公义薄云霄。

敲起昆仑天鼓,拟把睡狮唤醒,敌忾励同袍。

料得收功日,铁马荡金辽。

形式:

高阳台.题牡丹亭传奇

好事偏魔,相思成鬼,人间安用多情。

一首关雎,惹他万种啼痕。

牡丹亭畔休轻死,证痴儿、石上三生。数前尘。

檀板银筝,唱与谁听。

可怜作者无知己,把艳词当作,种性难明。

大好中原,何堪吹换膻腥。

华夷不辨天何意,诉奇愁、下笔魂惊。古来今。

卿亦伤心,侬亦伤心。

形式:

罗敷媚(其一)

连宵无梦春寒悄,雨也添愁。月也添愁。

消瘦腰肢不自由。披衣重把离骚读,怨在眉头。

恨在心头。楼外风光似旧不。

形式:

罗敷媚(其二)题吴门纪游

吴中王气犹存否,同是痴情。刻意伤春。

我愧诸公负盛名。更怜绮语销难尽,懊恼今生。

羞作词人。付与悠悠万口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