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公瑾宪史

绿阴蔽深院,四月微雨寒。

羸骖借东邻,欲出徒步难。

檐楹亦周流,于焉足盘桓。

何苦恋微禄,羡彼凌风翰。

向来二三友,谈经舌翻澜。

萧条天一涯,出处随所安。

念子知心者,重是故时冠。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贡奎的《寄公瑾宪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院之景与情感的流转。

首句“绿阴蔽深院”,以“绿阴”渲染出深院的幽静与生机,暗示着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四月微雨寒”则通过季节与天气的描述,增添了几分凉意与清冷,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着,“羸骖借东邻,欲出徒步难”两句,通过主人公想要外出却因交通工具不便而难以实现的情境,隐喻了人生中追求自由与实现理想时所面临的种种限制与困难。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外部环境的束缚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檐楹亦周流,于焉足盘桓”两句,转而描写屋檐下的流水与楹柱间的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在这里,诗人似乎找到了片刻的安宁与自我反思的空间,暗示着在忙碌与困扰中寻得心灵慰藉的可能性。

“何苦恋微禄,羡彼凌风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两句不仅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物质与精神追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价值与社会理想的思考。

“向来二三友,谈经舌翻澜”描绘了诗人与好友相聚、畅谈经典的场景,展现了友情与知识交流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这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当前处境的一种反衬,凸显了友情与精神寄托的重要性。

“萧条天一涯,出处随所安”两句,通过描绘广阔天地间人的渺小与自由选择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无论是身处繁华还是孤独,关键在于内心的平静与对生活态度的选择。

最后,“念子知心者,重是故时冠”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怀念与感激之情。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会环境中,能够找到真正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幸运与珍贵的财富。

综上所述,《寄公瑾宪史》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收录诗词(155)

贡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集云从山

南土气蒸溽,城居厌喧卑。

官曹稍休暇,寄此方驾驰。

侧径转萦曲,遥原杂林池。

烦缨濯微飙,前瞻划舒夷。

嶪嶪琳宇深,松桂交樛枝。

钟声出修廊,一饭若有期。

适意岂不乐,营营竟何为。

虚谈非世具,勿遣俗士知。

素衷慕幽蹈,终焉谢尘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陈氏思兰亭

俨俨春服成,浮云澹微阴。

行随越山曲,修篁映疏林。

溪湍骇游鱼,岩花触飞禽。

物变理乃常,于焉乐幽寻。

悠然斯亭上,契彼往哲心。

岂不感陈迹,志郁匪所任。

猗兰有时作,亦以弦吾琴。

武夷参其前,伫立企遥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邓提举之官江浙(其一)

天寒道路遥,岁晚风雨作。

虚名谅何为,矧此怀抱恶。

子行既云迈,离居愧余索。

物盛固有时,空山正凋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邓提举之官江浙(其二)

江湖起秋风,眯目尘黯暵。

挂席飞云颠,行子归意满。

蹇予如病鹤,欲往翅常短。

怅望不能休,城高暮山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