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杨处士幽居

引水穿风竹,幽声胜远溪。

裁衣延野客,剪翅养山鸡。

酒熟听琴酌,诗成削树题。

惟愁春气暖,松下雪和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泉水穿过风中的竹林,发出的幽静声音胜过远方的小溪。
裁剪衣服招待野外的客人,剪掉翅膀喂养山鸡。
酒酿好时伴着琴声饮用,诗写完后刻在树上作为题记。
只担心春天气候转暖,松树下雪融化与泥土混杂。

注释

引水:引导流水。
穿:穿过。
风竹:风中的竹子。
幽声:幽静的声音。
胜:超过。
远溪:远方的小溪。
裁衣:裁剪衣服。
延:招待。
野客:野外的客人。
剪翅:剪掉翅膀。
养:喂养。
山鸡:山上的鸡。
酒熟:酒酿好。
听琴酌:边听琴边饮酒。
诗成:诗写完。
削树题:在树上刻字。
愁:担忧。
春气暖:春天气候变暖。
松下:松树下。
雪和泥:雪融化与泥土混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在自然中自在生活的情景。诗人通过引水穿风竹,表现了对自然的顺应和融入;幽声胜远溪,则是借自然之声来映衬其清高脱俗的境界。

裁衣延野客,剪翅养山鸡,说明隐逸者不仅与大自然为伴,还通过简单的手工劳动(裁衣)和对生活物种的关怀(剪翅养山鸡),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酒熟听琴酌,诗成削树题,则展示了隐逸者在闲暇时光享受音乐美酒之乐,并将自己的感悟和创作(诗)镌刻于大自然之中。

惟愁春气暖,松下雪和泥,是对转眼间季节更迭、天气回温所带来的微妙情感的抒发。这里的“惟愁”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思,而“松下雪和泥”则是这种忧思的具体写照,隐逸者对春回大地这一自然现象有着独特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人生状态。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过灵泉寺

偶寻灵迹去,幽径入氲氛。

转壑惊飞鸟,穿山踏乱云。

水从岩下落,溪向寺前分。

释子游何处,空堂日渐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过昙花宝上人院

九陌最幽寺,吾师院复深。

烟霜同覆屋,松竹杂成林。

鸟语境弥寂,客来机自沈。

早知能到此,应不戴朝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过城南僧院

寺对远山起,幽居仍是师。

斜阳通暗隙,残雪落疏篱。

松静鹤栖定,廊虚钟尽迟。

朝朝趋府吏,来此是相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过钦上人院

有相无相身,唯师说始真。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

古壁丹青落,虚檐鸟雀驯。

伊余求了义,羸马往来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