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元美(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使君在春风拂面的紫塞之地,高枕而眠,仿佛能感受到远方友人的离别之苦。人间的喧嚣与他无关,他心中只有那匹胡地的名马,以及门下传颂的海中巨鱼的故事。
接下来,诗中提到的“开府少阳”和“登台东岳”,是借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典故,象征着诗人的才华和志向。他似乎在思考,是否应该像少阳那样展现自己的风采,或是像登台东岳那样,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诗人想象着友人在醉酒之后,唱起吴地的歌曲,那歌声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凄凉,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著名诗人的文学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