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傍晚时分景色宜人,晴天初现万物繁华。
稀薄的云朵消散天空,淡淡的彩虹追随着视线倾斜。
后窗紧邻湖边翠竹,前阶则铺满河畔沙砾。
孤寂无人相伴,唯有举杯对月,谈论着风花雪月。

注释

晚来:傍晚时分。
风景:景色。
丽:美丽。
晴初:晴天初起。
物色:万物的色彩。
华:繁华。
薄云:稀薄的云朵。
向空:消散在天空中。
尽:消失。
轻虹:淡淡的彩虹。
逐望:追逐着视线。
斜:倾斜。
后窗:后方窗户。
临岸:靠近岸边。
竹:翠竹。
前阶:前方台阶。
枕浦沙:铺满河畔沙子。
寂寥:孤寂。
无与晤:无人相伴。
尊酒:举杯。
论:谈论。
风花:风花雪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美丽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

"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 表示在晚些时候,天气转晴,万物呈现出更加鲜明而生动的颜色。这里的“风景”与“物色”突出了自然界在雨后的清新脱俗,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 描画了天边飘渺的云彩和细长的彩虹。云去天青,虹桥横跨,诗人捕捉到了这一自然美景中最动人的瞬间。

"后窗临岸竹,前阶枕浦沙" 描述的是诗人居所的环境:窗外是依傍着岸边的翠竹,门前的台阶则与河畔细软的沙土相接。这两句营造出一种安逸自在的生活状态。

"寂寥无与晤,尊酒论风花" 则转而描绘诗人独处时的情景。寂寥,意指清静、冷落;无与晤,则是说没有与外界交流,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举杯饮酒,与自然之中的“风花”(可能是指春日里随风摇曳的花朵)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以及他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30)

李百药(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史学家、诗人。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 字:重规
  • 籍贯:定州安平(今属河北)
  • 生卒年:565--648

相关古诗词

送别

眷言一杯酒,悽怆起离忧。

夜花飘露气,暗水急还流。

雁行遥上月,虫声迥映秋。

明日河梁上,谁与论仙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杨公

公子盛西京,光华早著名。

分庭接游士,虚馆待时英。

高阁浮香出,长廊宝钏鸣。

面花无隔笑,歌扇不障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少年行

少年飞翠盖,上路勒金镳。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少年不欢乐,何以尽芳朝。

千金笑里面,一搦掌中腰。

挂缨岂惮宿,落珥不胜娇。

寄语少年子,无辞归路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

导漾疏源远,归海会流长。

延波接荆梦,通望迩沮漳。

高岸沈碑影,曲溆丽珠光。

云昏翠岛没,水广素涛扬。

阅川已多叹,遐睇几增伤。

临溪犹驻马,望岘欲沾裳。

乔木下寒叶,亭林落晓霜。

山公不可遇,谁与访高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