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燕京城郊的景象与诗人对山中生活的怀念。首句“蚕熟柔桑更绿”,细腻地展现了春末夏初桑叶成熟,绿意盎然的景象,蚕儿饱食后,桑叶更加翠绿,生机勃勃。次句“莺啼小麦初黄”,则以莺鸟的啼鸣和小麦由青转黄的景象,渲染出春天的生机与变化。
接着,“吃饼且随燕蓟”,诗人似乎在描述自己在燕京的生活,或许是在借吃饼这一日常小事,表达对燕京生活的适应与随遇而安的心态。“且”字透露出一种暂时性或过渡性的意味,暗示诗人可能并不完全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状态。最后,“缲丝空忆荆杨”,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尤其是对荆扬之地(泛指江南地区)缲丝织布的回忆。这不仅是一种对家乡的思念,也可能蕴含着对过去生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前环境或状态的某种不满或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当下与过往生活的对比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