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秋日登高望,凉风吹海初。

山川明已久,河汉没无馀。

远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虚。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秋天登高赏景,初感海面微凉的风。
山川景色明亮已有一段时间,银河消失不见。
远处近处皆是辽阔的边际,高处低处融入广袤的天空。
我借王阁之诗笔,思绪如谢眺般深远。

注释

秋日:秋季。
登高:登山。
凉风:微凉的风。
海初:海面刚开始感受到凉意。
山川:山脉和河流。
明:明亮。
久:长时间。
河汉:银河。
涯:边际。
寥夐:辽阔而遥远。
太虚:天空。
赋:写作。
王阁: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
笔:笔墨。
思:思绪。
谢游疏:谢眺的诗风,以其深沉而疏放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登楼》。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寂寞和深远的思绪。

"秋日登高望,凉风吹海初。"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诗人在秋日攀登高处,眼前是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此时正值凉风初起之际,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山川明已久,河汉没无馀。"

这里的“山川”指的是远处的山脉和流水,“明”意味着清晰可见,“河汉”则是对长江与银河(即天上的星河)的比喻,而“没无馀”则表达了这些自然景观在诗人心中的永恒和完整。

"远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虚。"

这两句通过对远近、高低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空间感和深邃的意境。“涯”、“寥”、“夐”都是形容事物远近不一的字眼,而“太虚”则是一种哲学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皆为空无的本质。

"赋因王阁笔,思比谢游疏。"

诗人在这里提到王阁和谢灵运两人都是擅长登高望远之景象的诗人。通过“赋因”与“思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两位前贤诗人的景仰,同时也在用自己的笔墨续写这种美好的传统。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更通过借古人之口来表达个人对于文学传承和自我定位的思考。

收录诗词(408)

贾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字:浪(阆)仙
  • 号:无本
  •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 生卒年:779~843年

相关古诗词

蒋亭和蔡湘州

蒋宅为亭榭,蔡城东郭门。

潭连秦相井,松老汉朝根。

已积苍苔遍,何曾旧径存。

高斋无事后,时复一携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谢令狐绹相公赐衣九事

长江飞鸟外,主簿跨驴归。

逐客寒前夜,元戎予厚衣。

雪来松更绿,霜降月弥辉。

即日调殷鼎,朝分是与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慈恩寺上座院

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

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

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

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新年

嗟以龙钟身,如何岁复新。

石门思隐久,铜镜强窥频。

花发新移树,心知故国春。

谁能平此恨,岂是北宗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