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惠思归钱塘

孤岫平湖外,禅房老柏阴。

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

夜雨灯窗迥,秋苔屐齿深。

勿锄山径草,便有俗人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孤岫平湖外,禅房老柏阴"设置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场景,孤立的山峰与辽阔的湖面构成一幅自然画卷,而禅房旁的古老柏树更添了一份沉郁和沧桑。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超脱。

"倦游谙浊世,独往遂初心"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倦游"表示对尘世的疲惫不堪,而"独往遂初心"则是表明诗人要回归到最初的纯净心灵。这里的"初心"可能指的是对佛法或自然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夜雨灯窗迥,秋苔屐齿深"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和孤寂的情绪。夜晚的细雨打在灯窗上发出轻微的声音,而秋天的苔藓则覆盖着古老的柏树根部,生长得茂密而深远,这些意象都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勿锄山径草,便有俗人寻"则是诗人对外界的一种警示或暗示。这里的"勿锄"意味着不要破坏自然,而"便有俗人寻"则是在告诫那些不懂得欣赏和尊重自然之美的人,可能会因为某些目的而来打扰这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真挚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以及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送程端明知成都

高阳将幕开,濯锦使旌来。

欲识关头雪,正如江上梅。

宵衣矜远俗,露冕寄良才。

岂待三年最,脩梧茂帝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谢都官知光化军

厩吏整车马,匆匆办晓装。

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

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

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韩太祝知钱塘

冠佩郁相映,由来积德家。

一时推隽异,四海走声华。

图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赊。

夷涂指霄汉,局骥不须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蒲中舍霜致政归蜀(其一)

厌苦折腰久,飘然黄鹄飞。

田园未芜没,邻曲有光辉。

昔奋儒衣去,今纡朝绂归。

人生贵知足,得此已为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