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达道

茅峰何山亦何好,瑶木琪华并三岛。

其间岩洞邃且深,隐居仙人得穷讨。

远业已跨雪色驴,诸孙何能玉颜老。

黑虎会有青鸾信,洞章同梦池塘草。

关键真符付自尔,鸳鸯琼壶每倾倒。

颇闻云篆经九试,自应太上传三宝。

他年芒屦谒凝神,洗心拱听无上道。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所作的《寄张达道》,通过对茅峰仙境的描绘,寄寓了对友人张达道的祝福和期待。首句“茅峰何山亦何好”,以疑问起笔,引出对神秘山峰的赞美,暗示其超凡脱俗之美。接下来的“瑶木琪华并三岛”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幻色彩,将山峰与神话中的仙境相连。

“其间岩洞邃且深,隐居仙人得穷讨”描绘了山中幽深的洞穴,暗示着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探索的深度。诗人想象张达道骑着雪色毛驴,子孙们也都保持着青春容颜,表达了对友人长寿和幸福的祝愿。

“黑虎会有青鸾信,洞章同梦池塘草”运用象征手法,寓意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如同仙界交流,梦境中的景象也与洞府生活相映成趣。诗人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和内心的清净。

“关键真符付自尔,鸳鸯琼壶每倾倒”暗指道家的秘传和友谊的深厚,琼浆玉液的共享象征着彼此的默契和精神交流。接下来的“颇闻云篆经九试,自应太上传三宝”则表达了对张达道道行高深、领悟至宝的敬佩。

最后两句“他年芒屦谒凝神,洗心拱听无上道”预祝朋友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静心聆听至高无上的教诲,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对道教修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仙境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道家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寄张达道先生

永怀凝神公,履正群仙誇。

流目厌尘土,轩冕卑泥沙。

羽盖承倒景,飙轮泛晨霞。

前旌络霄队,驻节王母家。

真童发清谣,云表翔哀笳。

楼居映朝日,服采明珠华。

万春等朝菌,欢事讵可涯。

瑶席未终宴,零落蟠桃花。

想同董奉君,更寻上汉槎。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苏徵君

平生闻说苏养直,鞅掌尘劳惭未识。

清江韵语百代尊,拟望孤撑徒著屐。

未将经纶在廊庙,且落珠玑满泉石。

颇知新筑更靓深,愿并庐山歌马迹。

形式: 古风

寄陈居士

君住西山我住东,杖藜时复得相从。

欣欣未见飘飘举,楚楚先经面面松。

仙事既无妻子累,丹垆自有鬼神供。

来春麦垄青中过,待碾新茶约段公。

形式: 七言律诗

寄空上人

华顶峰头空侍者,家在全闽九峰下。

后山妙香今始闻,西江一口元非假。

可但枯木已阳艳,更喜淮碑仍续雅。

天风海雨会入诗,况近梅花欲盈把。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