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赋别

话别应知太去匆,明朝马首定东风。

镜中人瘦如花瘦,湖上春浓似酒浓。

行色已如天色好,道情不与世情同。

如今老眼浑无泪,醉颈当筵似玉虹。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离别之际应知时间紧迫,明天的行程定在东风的方向。
镜中的身影瘦得像花朵般,湖上的春意浓得像酒一般浓厚。
行旅的神色已然如同天空般明朗,心境与世俗情感大相径庭。
如今老眼几乎无泪可流,醉态的脖子在宴席上犹如玉制的彩虹。

注释

话别:离别。
太去匆:时间紧迫。
明朝:明天。
马首:马头。
定东风:决定向东行进。
镜中人:镜子里的身影。
瘦如花瘦:瘦得像花朵一样。
湖上春浓:湖上的春天浓郁。
似酒浓:像酒一样浓厚。
行色:行旅的神色。
天色好:天空般明朗。
道情:心境。
世情:世俗的情感。
老眼:老眼。
浑无泪:几乎没有泪。
醉颈:醉态的脖子。
玉虹:玉制的彩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作品,题名为《醉中赋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与亲友告别时表现出了淡定的情感和超脱的心态。

"话别应知太去匆,明朝马首定东风。"

这两句表达了即将分别的急迫感,诗人提醒自己要及时告别,因为明天就要启程,马头已经朝向东方,象征着离别的方向。

"镜中人瘦如花瘦,湖上春浓似酒浓。"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身影和自然景物。诗人通过镜中的自己形销瘦弱,如同枯萎的花朵;而湖上的春色浓郁,就像美酒一般醇厚。这不仅是对身体状况的写照,也隐含着内心的哀愁。

"行色已如天色好,道情不与世情同。"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情操。他认为自己的情感已经如同自然界中最好的景色,而他的情感也不再是世俗中的普通情感。

"如今老眼浑无泪,醉颈当筵似玉虹。"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告别时的豁达和醉酒带来的幻觉。他虽然年迈,但眼中已无泪水,因为他的心已经放宽;而他醉酒后颈部如同倚靠着筵(一种竹制坐具),仿佛成为了一条玉制的虹桥,表现出诗人超脱世俗、达观天命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示,表达了超然物外、豁达生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醉里

道人天地便为家,惯见溪山眼不花。

竹月光中诗世界,松风影里酒生涯。

醒时吟笑扬州鹤,梦见常骑月府蟆。

是则官家縻好爵,此生只合饭胡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上清法堂壁

秋雨悬天风作寒,冷烟锁住屋头山。

半岩飞鸟一声过,峭壁断云千古闲。

世俗不知幽静处,神仙隐在有无间。

夜来小艇篙脱手,醉把霜筇入翠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题天开图画

四时风物现安排,醉上高楼眼豁开。

云散远山元不断,池成明月自然来。

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匀水墨梅。

此是天工无尽巧,何曾染惹俗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天宁寺海月亭

昼潮夜汐大江东,江上东南宝刹雄。

饭了从容陪海月,禅馀宴寂享松风。

主宾无间诸尘净,心目相忘万象空。

橙熟手香吟笔滑,馀情渺在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