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上清法堂壁

秋雨悬天风作寒,冷烟锁住屋头山。

半岩飞鸟一声过,峭壁断云千古闲。

世俗不知幽静处,神仙隐在有无间。

夜来小艇篙脱手,醉把霜筇入翠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秋雨连绵,寒风吹过,冷烟笼罩着屋后的山峦。
半山腰上,一只飞鸟掠过,峭壁上的浮云悠然千年。
世人不了解这幽静之地,神仙就隐藏在这似有若无之间。
夜晚,小舟停泊,竹篙放下,我醉醺醺地握着霜白的拐杖步入青翠的水湾。

注释

悬天:形容秋雨连绵,仿佛从天空悬挂下来。
锁住:描绘冷烟浓厚,像锁链一样环绕着山峰。
半岩:指山腰的位置。
幽静处:指环境宁静、远离尘世的地方。
有无间:指神仙难以捉摸,时隐时现。
小艇:小型船只。
霜筇:霜白的拐杖,常用于形容竹杖。
翠湾:绿色的水湾,风景优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秋雨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意境。开篇“秋雨悬天风作寒”,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凉气袭人、雨水弥漫的秋日场景,接着“冷烟锁住屋头山”则是对远处山峦被薄雾笼罩的生动描绘。

接下来的“半岩飞鸟一声过”,捕捉了鸟儿掠过山岩的瞬间,而“峭壁断云千古闲”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谧悠长的意境,峭壁之上,云雾随风而逝,宛如时光的流转。

诗人通过“世俗不知幽静处,神仙隐在有无间”,表达了对世俗喧嚣与幽深静谧生活的比较,以及对超然物外、隐逸于尘世的向往。这里的“神仙”并非指具体的神仙,而是形容那种超脱凡尘、悠然自得的生命状态。

最后两句“夜来小艇篙脱手,醉把霜筇入翠湾”,则描绘出诗人在夜幕降临时,乘坐小舟,任由风水带领方向,手中的篙(一种撑船的工具)不知不觉间松开,仿佛自己也随波逐流,最后在酒醉之际,以霜筇(可能是指用来系舟的绳索)将小舟停靠于翠绿的湾畔。这里充满了一种任自然、顺其自然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雨山林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和自由状态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题天开图画

四时风物现安排,醉上高楼眼豁开。

云散远山元不断,池成明月自然来。

夕阳妆点丹青树,烟雨和匀水墨梅。

此是天工无尽巧,何曾染惹俗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天宁寺海月亭

昼潮夜汐大江东,江上东南宝刹雄。

饭了从容陪海月,禅馀宴寂享松风。

主宾无间诸尘净,心目相忘万象空。

橙熟手香吟笔滑,馀情渺在夕阳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平江府灵岩寺

万松挟岭壮招提,上有琴台与墨池。

佛殿尚存今智积,娃宫曾馆古西施。

太湖远水如奁镜,木渎平田似局棋。

策杖访回无际塔,日晡聊看草书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玉隆宫壁

旌阳归去太康年,石灶灰寒古洞前。

笑斩白龙横蓼岸,醉骑黄鹤步云天。

金丹玉屑不复得,铁臼石函犹宛然。

四十二口家何在,猿啸西山柏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