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范伯履承奉二子

大范风月湖,小范烟雨柳。

清明与秀彻,风度随付受。

醉阑看落笔,已觉风助肘。

声名定追寻,公卿在怀袖。

江湖方纵浪,第未一唾手。

乃公干国器,谠论在人口。

谪居长闭门,药方曾校否。

著书亦细事,用舍付杯酒。

君看雨园鸠,雨晴定呼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范伯履承奉二子的描绘,展现了他们风月湖畔、烟雨柳下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清明时节与秀美景色中的风度。诗人以“大范风月湖,小范烟雨柳”开篇,巧妙地将两位人物置于自然美景之中,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

接着,“清明与秀彻,风度随付受”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范氏兄弟在自然美景中的风度和气质,仿佛他们的举止言行都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之美。

“醉阑看落笔,已觉风助肘”描绘了范氏兄弟在饮酒作画时的情景,通过“风助肘”的细节,暗示了他们的艺术才华得到了自然界的助力,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创作时的自由与洒脱。

“声名定追寻,公卿在怀袖”则表达了对范氏兄弟未来成就的期待,预示着他们的名声将会被世人所追慕,同时暗示他们与权贵阶层有着密切的联系。

“江湖方纵浪,第未一唾手”两句,既展现了范氏兄弟在江湖上的豪迈与不羁,又暗含了他们尚未轻易获得功名之意,预示着他们未来的道路还充满挑战。

“乃公干国器,谠论在人口”赞扬了范氏兄弟作为国家栋梁之才,其正直的言论深受人们敬仰,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

“谪居长闭门,药方曾校否”描述了范氏兄弟在谪居期间的生活状态,虽然远离官场,但依然关心民生疾苦,关注药方的校订,体现了他们心系百姓、勤于学问的精神。

“著书亦细事,用舍付杯酒”表明了范氏兄弟对待著书立说的态度,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而真正的选择在于是否能与朋友共饮一杯酒,体现了他们淡泊名利、重视友情的价值观。

最后,“君看雨园鸠,雨晴定呼旧”以雨后园中鸠鸟重聚的情景,象征范氏兄弟虽经历风雨,但友情依旧深厚,预示着他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范氏兄弟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们高雅的品格、卓越的才华以及深沉的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期望。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赠汪十四

石麒麟儿天上物,英姿秀彻气超忽。

我非宝公亦识君,嘉期半千知一出。

五色豪端欲飞动,万卷胸中正撑突。

会当谈笑取卿相,先看唾手斫月窟。

词锋堂堂无笔阵,人笑我顽取缨绂。

昨日赓酬一百篇,绕纸风雷出仓卒。

我诗拙恶未全贫,君语定知穷到骨。

朝来爽气西山高,倚杖风流如拄笏。

祇恐与君汗漫游,共跨长鲸过溟渤。

形式: 古风

赠蔡儒效

我家与君邻屋居,君昔未生先长我。

君发齐眉我总角,竹居读书供日课。

君诵盘庚如注瓶,我读孝经如转磨。

长老奇君王佐才,拭目颙颙观长大。

十三环坐同赋诗,出语已能惊怯懦。

风雷绕纸成千篇,弃遗不惜如零唾。

神思义表文融明,清绝如珠不受涴。

江左相传纸价增,东坡一读不复和。

怀高识远不可屈,功成回首破甑堕。

家贫口众难自安,出图斗粟充饥饿。

闹闻笔阵扫万人,上国英雄胆先破。

殿前作赋声摩空,盛名四海争掀播。

华裾如葱马如龙,九衢突若流星过。

我经忧患早衰微,生怕虚名招实祸。

方衣童首住江村,饱饭爱寻閒处卧。

睡馀信手摸书看,会意起来行复坐。

林泉成趣亦题诗,年来藁帙成堆垛。

仙郎开卷面发光,誇我雄词惊李贺。

相期他日同此游,先买邻庵山数朵。

青松白石闻此言,共作庐山二十个。

形式: 古风

豆粥

出碓新粳明玉粒,落丛小豆枫叶赤。

井花洗粳勿去萁,沙瓶煮豆须弥日。

五更锅面沤起灭,秋沼隆隆疏雨集。

急除烈焰看徐搅,豆才亦趁洄涡入。

须臾大杓传净瓮,浪寒不兴色如栗。

食馀偏称地炉眠,白灰红火光濛密。

金谷宾朋怪咄嗟,蒌亭君臣相记忆。

我今万事不知佗,但觉铜瓶蚯蚓泣。

形式: 古风

十二月十六日发双林登塔头晓至宝峰寺见重重绘出庵主读善财遍参五十三颂作此兼简堂头

十年怀石门,今日石门去。

双林动曦光,跋河开宿雾。

力微藉古藤,泥软脱芒屦。

风泉白云壑,夜雨青松路。

我生百事废,齿发行衰暮。

但馀爱山心,不逐年华故。

此山甲天下,自昔家吾祖。

峰如青莲花,千叶晓方吐。

烟云浮香色,清凉洗肝腑。

异哉万木间,白塔岿然古。

此老无恙时,超放殊媚妩。

万象供谈笑,大千为戏具。

我曾从之游,绝尘追逸步。

谁云今已亡,塔开全体露。

永怀凭妙观,此意竟凄楚。

那知深林间,聊与故人遇。

电眸霹雳舌,咳唾成妙语。

笔端撼江海,千偈浩奔注。

人间有此客,自可忘百虑。

堂头百衲师,嶷嶷法王辅。

君看说禅口,未肯让前古。

夜阑对昏灯,豪迈激顽鲁。

相逢俱偶然,此生真逆旅。

何当各努力,业已共骑虎。

诗成对轩渠,一笑小天宇。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