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明远楼

三洞烟霞多胜致,壶中别有登临。

白鸥飞处晚云深。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

分得双溪楼上景,四时佳趣供吟。

浩歌鲸饮酒频斟。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仙山洞府景色优美,壶中世界另有一番登高游览的乐趣。
白鸥飞翔在傍晚的云海深处,群山环绕像窗户一样映入眼帘,清新的绿色仿佛能穿入衣襟。
在双溪楼上的景色我得以分享,四季的美好情趣可供我吟咏。
豪迈地歌唱,鲸鱼酒杯频频斟满,不需遗憾离别,风月总是知心的朋友。

注释

三洞烟霞:指仙境般的山洞和云雾。
胜致:优美的景色和意境。
壶中:比喻虚构或隐秘的世界。
别:离别。
登临:登山游览。
白鸥:白色的水鸟,象征自由与宁静。
晚云深:傍晚的云层深厚,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群峰罗户牖:群山排列如窗户,形象描绘视野开阔。
空翠:形容绿色的山色清新如空。
双溪楼上:某个楼阁位于两条溪流交汇处。
四时佳趣:四季的美好情趣。
供吟:可供诗人们吟咏。
浩歌:大声歌唱。
鲸饮酒频斟:豪饮鲸鱼形状的酒杯。
莺花:莺鸟和花朵,代表春天。
风月:自然的风景和月色,象征知心朋友。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明远楼周边的自然美景和诗人在此处的闲适心情。"三洞烟霞多胜致"展现出楼阁所在之地云雾缭绕,景色优美,充满了神秘与诗意。"壶中别有登临"运用典故,暗示此处如同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白鸥飞处晚云深"描绘了傍晚时分,白鸥翱翔于天际,与深沉的暮色相映,增添了宁静与悠远的意境。"群峰罗户牖,空翠入衣襟"写出了窗外山峰排列有序,清新的绿意仿佛渗透到诗人的衣物之中,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下片转向诗人的情感抒发,"分得双溪楼上景"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四季变换的美景可供他不断吟咏。"浩歌鲸饮酒频斟"则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纵情歌唱,畅饮美酒,享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莺花休恨别,风月是知音"寓意深刻,诗人告诉莺花不必因离别而感伤,因为美好的风月就如同知心的朋友,始终陪伴左右。整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66)

曹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勋业冠古今”后数日,以右正言张修等论罢。明年,又被论为秦埙假手驳放科名。孝宗时,许再试。绍熙初,知郴州,转朝奉大夫赐金紫致仕,年八十卒。有《双溪集》二十卷,《景物类要诗》十卷,词有《燕喜词》一卷

  • 字:宗臣
  • 号:双溪
  • 籍贯:东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69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游湖

湖岸千峰。嵌岩隐映,绿竹青松。

古寺东西,楼台上下,烟雾溟濛。波光万顷溶溶。

人面与、荷花共红。拨棹归欤,一天明月,十里香风。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哨遍.东坡采归去来词作哨遍,音调高古。双溪居士括赤壁赋,被之声歌,聊写达观之怀,寓超然之兴云

壬戌孟秋,苏子夜游,赤壁舟轻漾。

观水光、弥渺接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

与客同,清欢扣舷歌咏,开怀饮酒情酣畅。

如羽化登仙,乘风独立,飘然遗世高尚。

客吹箫、音韵远悠扬。怨慕舞潜蛟、动凄凉。

自古英雄,孟德周郎。旧踪可想。

噫,水与月兮,逝者如斯曷尝往。

变化如一瞬,盈虚兮、莫消长。

自不变而观,物我无尽,何须感物兴悲怅。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同风月清赏。

念江山美景岂可量。吾与子、乐之兴徜徉。

听江渚、樵歌渔唱。

□侣鱼虾、友麋鹿,举匏尊相劝,人生堪笑,蜉蝣一梦,且纵扁舟放浪。

戏将坡赋度新声,试写高怀,自娱闲旷。

形式: 词牌: 哨遍

夏初临(其三)

翠入烟岚,绿铺槐幄,薰风初扇微和。

茂樾扶疏,绛榴花映庭柯。瀑泉飞下层坡。

间新篁、夹径青莎。良辰佳景,登临隽游,清兴何多。

流觞高会,不减兰亭,感怀书事,聊寄吟哦。

升沈变化,任它造物如何。蹑磴攀萝。

上冲霄、满饮高歌。醉还醒,重宴画楼,赏玩金波。

形式: 词牌: 燕春台

夏初临(其一)

琴拂虞薰,月裁班扇,麦秋槐夏清和。

笋变琅玕,绛榴细蹙香罗。绿云初展圆荷。

见金鳞、戏跃清波。山丹舒艳,葵花映日,萱草成窠。

浮云富贵,出处无心,好天风月,如意偏多。

功名事业,壮怀岂肯蹉跎。待拥雕戈。

洗胡尘、须挽天河。醉挥毫,知音为我,发兴高歌。

形式: 词牌: 燕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