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介然偶作因寄之

此生端与衲僧期,折脚茶铛能解颐。

君对幽人洗银毂,我书春事有毛锥。

唤醒饱睡真痴绝,惊倒群儿要语奇。

想为梅花从定出,横担拄杖傍疏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这一生注定与和尚结缘,破旧的茶铛也能带来乐趣。
你对着隐士清洗银制酒杯,我用笔记录春天的事物,提着毛笔就像武器。
唤醒沉睡的人真是无比痴狂,我的言论让孩子们惊讶,只因话语奇特。
我想我是从梅花的冥想中苏醒,手握禅杖,倚靠在稀疏的篱笆旁。

注释

端:注定。
衲僧:和尚。
折脚:破旧。
茶铛:茶壶。
解颐:带来乐趣。
幽人:隐士。
银毂:银制酒杯。
毛锥:毛笔。
饱睡:沉睡的人。
真痴绝:无比痴狂。
语奇:话语奇特。
梅花:梅花。
从定:从冥想中。
横担:手握。
疏篱:稀疏的篱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有怀介然偶作因寄之》。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与一位僧侣之间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此生端与衲僧期”,表达了诗人与那位僧侣相约共度此生的愿望。这里的“衲僧”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侣,他们往往穿着补钉衣,故名。这个词汇不仅形容出僧侣的特定身份,也透露出诗人对精神追求的一种向往。

“折脚茶铛能解颐”,则是说在一起品尝简陋的茶食,即便是用脚踏碎的茶铛,也能够解除疲劳,享受片刻的安宁。这不仅描绘了生活的情景,更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君对幽人洗银毂”,这里的“君”可能指的是那位僧侣,“幽人”则是诗人自称,表明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银毂,古时贵族所乘坐的马鞍,这里用来形容诗人书写春天事物的笔墨如同洗净了尘世的污垢。

“我书春事有毛锥”,则是说诗人在记录春天的事物时,即便是最微小的事情,也都被精心地记述下来,如同用锥子一点点刻画。这里“毛”字极言细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艺术上的追求。

“唤醒饱睡真痴绝”,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从沉睡中被唤醒的感觉,那份疲惫之情被点破之后,是一种真正的痴迷与专注。诗人或许在这里暗示了对生活、自然和精神追求的全神贯注。

“惊倒群儿要语奇”,则是说这种唤醒带来的震撼,甚至让周围的人都感到惊讶,而这份感受又是那么难以言传。诗人在这里强调了那种超越常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复杂性。

“想为梅花从定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像梅花那样,静默中绽放自我。这是对自然界之美的模仿,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这里不仅形容了植物,更喻示了诗人的品格。

“横担拄杖傍疏篱”,最后一句则描绘了一位老者,可能是诗人自己,或许是那位僧侣,背着行囊,手持拐杖,站在稀疏的篱笆旁。这里展现的是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示了诗人对精神寄托与个人追求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次毛泽民曾公卷韵

毛侯曾子有新句,鸣籁素秋相与清。

我若邶鄘甘退舍,君如秦楚正连衡。

一尊鸿雁到时酒,万里江湖别后情。

鱼目骊珠固非敌,搴旗况已慑先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

悬榻有妙致,脱冠论古情。

羁愁一杯尽,好句万人惊。

谈麈初未厌,樯乌俄小征。

遥怜柁楼底,别夜月孤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林初心先辈(其二)

倦客无人问,逢人祗自嗟。

孤舟在江汉,老梦绕京华。

听雨閒扉掩,看云短帻斜。

固穷吾已定,莫向五侯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林初心先辈(其一)

太史滞周南,醇儒去广川。

功名欺白发,风雨送流年。

故国悲歌里,沧洲醉梦边。

平生心似铁,相对肯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