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早投林野违风雨,晚旁尘泥饱送迎。
却愧两街屠贩子,卧听车马过桥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年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以躲避世俗风雨的生活态度。他早晨离开喧嚣的城市,傍晚时分在风雨中行走在满是尘土的小路上,尽管条件艰苦,却甘愿承受。诗人对于那些在街头市井辛勤劳动的屠贩们心存敬意,他们默默劳作,不畏艰辛,而自己则在静谧中聆听车马过桥的声音,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
"早投林野违风雨",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扰世事的避让;
"晚旁尘泥饱送迎",形象地写出诗人经历风雨后的疲惫,但仍然坚守自己的选择;
"却愧两街屠贩子",流露出对底层人民辛勤劳作的谦卑与敬佩;
"卧听车马过桥声",以宁静的听觉感受反衬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对平凡生活的尊重,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陈师道作为宋代诗人,其作品常常体现出清贫而高洁的品格,这首诗也不例外。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老里何堪病再来,愁边不复酒相开。
一生也作千年调,两脚犹须万里回。
声中得句已忘言,断酒持斋却自然。
大有西来真的意,饥时著饭饱时悬。
蒲团未有祖师意,洗钵何曾识赵州。
万里空归君解否,老胡端为我能留。
当家父子亲分付,不比黄梅万里来。
不解当年明上座,岭头言下却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