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
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
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
遣车无路送,挥泪望丰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挽大资节使史国公(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缅怀逝去的故人,是一位名叫史国公的大资节使。这位节使生前德高望重,被人们尊敬。
首句“昔缀都曹后,升堂拜父师”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长者在世时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的情感。这里的“昔缀都曹后”,可能是指诗人曾经跟随史国公学习过;“升堂拜父师”则说明史国公不仅是上级或朋友,更像是诗人的精神导师。
紧接着,“达尊廑异盼,国士沐深知”中,“达尊廑异盼”形容史国公的高贵和卓尔不群,而“国士沐深知”则表明他对国家事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见解,是一位受到全国士人敬仰的人物。
“鹤发人何在,蝇头字尚遗”中,“鹤发”是形容人老的词语,这里用来指代诗人的头发已经变白了;而“蝇头字尚遗”,则是在说尽管岁月流逝,但史国公留下的文字和教诲仍然保留着。
最后两句,“遣车无路送,挥泪望丰碑”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故人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人想要用车马送他最后一程,但却找不到归途;只能在墓前挥泪,仰望着刻有史国公功德的丰碑。
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典雅,充分展现了诗人对逝去英杰人物的怀念之情。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早袖经纶手,传之柱石材。
无心到孤棘,有德付三槐。
五鼎方身飨,两楹俄梦回。
百年流泽远,衮衮几公台。
德齿明时冠,诗书正派深。
修名在原隰,雅志已山林。
眼历四朝事,神交千圣心。
老成天不憖,大雅有遗音。
忆昨趋湘水,公归问锡山。
惜时为俗累,欠往拜师颜。
不复亲温厉,畴其念险艰。
莫持鸡炙去,老泪不胜潸。
自入乌公府,受知三十秋。
水鱼承雅眷,风鹤记良筹。
一意人才进,平居国事忧。
丝桐宜束阁,谁似子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