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

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娇模样其实丢抹,好时光谁曾受用?穷家活逐日绷曳,才过了一百五日上坟的日月,早来到二十四夜祭灶的时节。笃笃寞寞终岁巴结,孤孤另另彻夜咨嗟。欢欢喜喜盼的他回来,凄凄凉凉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翻译

想人生最苦的是离别,鸿雁杳无踪迹鱼儿沉入深处,书信断,音讯绝。娇美的模样好屈辱,大好的时光有谁曾经受用,穷家的日子一天天难以支撑,才过了一百零五天上坟扫墓的日月,又到了二十四日夜晚祭灶的时节。实实在在的终年祈祷,孤孤零零通宵叹息,欢欢喜喜把他盼了回来,凄凄凉凉人已老了头发已斑白。

注释

雁杳鱼沉:形容书信全无,音讯渺茫。
丢抹:即丢丢抹抹,梳妆打扮之意。
谁曾:何曾。
绷曳:勉强支持。
一百五日:即寒食日。
清明节前一(或二)日距上一年冬至日,刚好一百零五天。
二十四夜祭灶:旧俗,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或二十三)日夜间祭“灶王爷”。
笃笃寞寞:周旋、徘徊。
咨嗟:叹息。

鉴赏

这首元代刘庭信的《折桂令》描绘了人生的离别之苦和岁月无情的感慨。诗人以雁南飞、鱼沉海底比喻分离的遥远和音讯断绝,形象地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主人公回忆过去的好时光,感叹如今贫困的生活,每日艰辛度日。短短一百五十天后,又到了祭奠亲人的时节,一年又一年的孤独与哀叹,期盼着团聚却只能独自承受岁月的侵蚀。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时间的流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离别的悲凉,令人感同身受。

收录诗词(4)

刘庭信(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散曲作家。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惟以填词为事。"的作品以闺情、闺怨为主,题材比较狭窄,但是在当时却很有影响

  • 籍贯:益都(今山东)

相关古诗词

折桂令

想人生最苦别离。

不甫能喜喜欢欢,翻做了哭哭啼啼。

事到今朝,休言去后,且问归期。

看时节勤勤的饮食,沿路上好好的将息。

娇滴滴一捻儿年纪,碜磕磕两下里分飞。

急煎煎盼不见雕鞍,呆答孩软弱自己。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折桂令

想人生最苦离别。

三个字细细分开,凄凄凉凉无了无歇。

别字儿半晌痴呆,离字儿一时拆散,苦字儿两下里堆叠。

他那里鞍儿马儿身子儿劣怯,我这里眉儿眼儿脸脑儿乜斜。

侧着头叫一声行者,搁着泪说一句听者:得官时先报期程,丢丢抹抹远远的迎接。

形式: 词牌: 折桂令

醉太平

泥金小简,白玉连环,牵情惹恨两三番。好光阴等闲。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斓斑香闺春老杏花残。奈薄情未还。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山坡羊

朝朝琼树,家家朱户,骄嘶过沽酒楼前路。

贵何如,贱何如?

六桥都是经行处,花落水流深院宇。闲,天定许;

忙,人自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