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春雪映早梅

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

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

抟风飘不散,见晛忽偏摧。

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

今朝两成咏,翻挟昔人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翻译

雪花在冬末翩翩起舞,依傍着早春的梅花。
一枝梅花正渐渐绽放,六角形的雪花也同时盛开。
累积的白雪光泽越来越明亮,真花的时节在暗中推进。
乘风飘扬却不散去,遇见阳光忽然间就偏向崩溃。
楚地的曲子在琴中空弹,羌族的音调自笛中哀鸣。
如今这两首诗完成吟唱,反而带着往昔诗人的风采。

注释

飞舞:形容雪花轻盈飘动的样子。
先春雪:指冬季末尾接近春天时的雪。
因依:依靠,这里指雪花依附在梅花上。
上番梅:早春时节开放的梅花。
一枝:指单独的一枝梅花。
方渐秀:正逐渐展现出美丽。
六出:雪花的别称,因其有六个瓣。
同开:一同绽放。
积素:堆积的白雪。
光逾密:光泽看起来更加密集、耀眼。
真花:真实的花朵,这里指梅花。
节暗催:时节暗暗地促使(花期到来)。
抟风:乘风,随风。
飘不散:即使飘扬也不分散。
见晛:遇见阳光,晛指日光。
忽偏摧:忽然间偏向一边消融。
郢曲:楚地的乐曲,郢为古楚都。
琴空奏:空自弹奏,无人欣赏。
羌音:羌族的音乐,常带哀愁。
笛自哀:笛声自然流露出哀伤。
今朝:今天,现在。
两成咏:两首诗完成创作。
翻挟:反而带有,意外包含。
昔人才:过去诗人的才情和风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首先,“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两句,通过雪花与早梅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雪似乎为梅朵增添了一份纯洁和神秘。这里的“因依”二字,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倾心和依恋。

接着,“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描述早梅的生长状态,一枝独秀,逐渐展现其花朵的秀丽,而“六出”则指梅花已经开放,但数量不多,与后文“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的描写相呼应,表明诗人对梅花开放过程的细致观察和欣赏。

中间两句,“积素光逾密,真花节暗催”进一步强调了早梅在春雪中的独特之美。雪花与梅朵交织,形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诗意画面。“积素”指的是洁白的雪光,而“逾密”则形容雪花和梅朵交错的浓郁;“真花节暗催”,这里的“真花”特指梅花,而“暗催”则表达了时间流转,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意象。

然而,“抟风飘不散,见晛忽偏摧”两句却带来了一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悲凉。诗人似乎在感慨自然界的无常,即便是早梅,也可能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凋谢。

接下来的“郢曲琴空奏,羌音笛自哀”则转向了音乐与情感的表达,通过古琴和羌笛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孤寂和哀伤的情绪。诗人可能在借助乐器之声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或是对周遭环境的感慨。

最后,“今朝两成咏,翻挟昔人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文人雅士的怀念和颂扬。在此,诗人的心境似乎又回到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忆之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雪早梅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音乐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艺术美以及历史美的深切感悟和独到的艺术表达。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感梦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

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

荒邮屋舍坏,新雨田地泥。

我病百日馀,肌体顾若刲。

气填暮不食,早早掩窦圭。

阴寒筋骨病,夜久灯火低。

忽然寝成梦,宛见颜如圭。

似叹久离别,嗟嗟复悽悽。

问我何病痛,又叹何栖栖。

答云痰滞久,与世复相暌。

重云痰小疾,良药固易挤。

前时奉橘丸,攻疾有神功。

何不善和疗,岂独头有风。

殷勤平生事,款曲无不终。

悲欢两相极,以是半日中。

言罢相与行,行行古城里。

同行复一人,不识谁氏子。

逡巡急吏来,呼唤愿且止。

驰至相君前,再拜复再起。

启云吏有奉,奉命传所旨。

事有大惊忙,非君不能理。

答云久就闲,不愿见劳使。

多谢致勤勤,未敢相唯唯。

我因前献言,此事愚可料。

乱热由静消,理繁在知要。

君如冬月阳,奔走不必召。

君如铜镜明,万物自可照。

愿君许苍生,勿复高体调。

相君不我言,顾我再三笑。

行行及城户,黯黯馀日晖。

相君不我言,命我从此归。

不省别时语,但省涕淋漓。

觉来身体汗,坐卧心骨悲。

闪闪灯背壁,胶胶鸡去埘。

倦童颠倒寝,我泪纵横垂。

泪垂啼不止,不止啼且声。

啼声觉僮仆,僮仆撩乱惊。

问我何所苦,问我何所思。

我亦不能语,惨惨即路岐。

前经新政县,今夕复明辰。

窴窴满心气,不得说向人。

奇哉赵明府,怪我眉不伸。

云有北来僧,住此月与旬。

自言辨贵骨,谓若识天真。

谈游费闷景,何不与逡巡?

僧来为予语,语及昔所知。

自言有奇中,裴相未相时。

读书灵山寺,住处接园篱。

指言他日贵,晷刻似不移。

我闻僧此语,不觉泪歔欷。

因言前夕梦,无人一相谓。

无乃裴相君,念我胸中气。

遣师及此言,使我尽前事。

僧云彼何亲,言下涕不已。

我云知我深,不幸先我死。

僧云裴相君,如君恩有几。

我云滔滔众,好直者皆是。

唯我与白生,感遇同所以。

官学不同时,生小异乡里。

拔我尘土中,使我名字美。

美名何足多,深分从此始。

吹嘘莫我先,顽陋不我鄙。

往往裴相门,终年不曾履。

相门多众流,多誉亦多毁。

如闻风过尘,不动井中水。

前时予掾荆,公在期复起。

自从裴公无,吾道甘已矣。

白生道亦孤,谗谤销骨髓。

司马九江城,无人一言理。

为师陈苦言,挥涕满十指。

未死终报恩,师听此男子。

形式: 古风

解秋十首(其一)

清晨颒寒水,动摇襟袖轻。

翳翳林上叶,不知秋暗生。

回悲镜中发,华白三四茎。

岂无满头黑,念此衰已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解秋十首(其二)

微霜才结露,翔鸠初变鹰。

无乃天地意,使之行小惩。

鸱鸮诚可恶,蔽日有高鹏。

舍大以擒细,我心终不能。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解秋十首(其三)

往岁学仙侣,各在无何乡。

同时骛名者,次第鹓鹭行。

而我两不遂,三十鬓添霜。

日暮江上立,蝉鸣枫树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