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观

置观碑已折,看松年不分。

洞中谁识药,门外日添坟。

放去龟随水,呼来鹿怕薰。

坛边见灰火,几烧祭星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石碑已残破不堪观看,松树年复一年依然青翠。
洞穴中无人知晓草药的秘密,门外日日增添新的坟墓。
放生的乌龟顺水流走,呼唤的鹿儿却因香气而害怕。
香坛旁边灰烬尚存,那是焚烧祭星文书留下的痕迹。

注释

置观:观看。
碑:石碑。
折:残破。
松:松树。
年不分:年复一年。
洞中:洞穴中。
识:知晓。
药:草药。
门外:门外。
日添坟:日日增添新坟。
龟:乌龟。
随水:顺水流走。
呼来:呼唤。
鹿怕薰:鹿儿害怕香气。
坛边:香坛旁边。
灰火:灰烬。
几烧:几次焚烧。
祭星文:祭祀星辰的文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与荒废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置观碑已折,看松年不分。”这里的“观”指的是古代用于瞭望、祭祀或纪念的建筑物,如碑亭等。碑的破裂象征着时间的摧毁力和历史的消逝。而“看松年不分”则是说连松树的岁月也难以辨识,这里松树常青而年轮模糊,隐喻着时间的漫长与生命的短暂。

“洞中谁识药,门外日添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场景。洞中的草本可能是指某种医用植物,但是在这样的荒凉环境里,已经没有人认识或寻找这些可以治病救人的药材。而“门外日添坟”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门外的墓地越来越多,生者逐渐变成了死者。

“放去龟随水,呼来鹿怕薰。”这两句诗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消长。龟被释放随着河流漂浮,而鹿因为害怕火焰而逃跑,这里暗示着生灵对于危险的本能反应。

“坛边见灰火,几烧祭星文。”这里的“坛”可能是指古代用于祭祀或其他宗教活动的地方。诗人在坛边看到的是熄灭的余烬,而不是熊熊的烈焰。这表明祭祀活动已经不再进行,或许是因为时间久远而被遗忘了。而“几烧祭星文”则是在描述那些用于祭祀星辰文字的木片或纸张,几乎要被火焰所吞没,这些文字象征着人类对于神秘宇宙力量的敬畏和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废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历史消逝以及自然界中的生与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古扇

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寒尘妒尽秦王女,凉殿恩随汉主妃。

似月旧临红粉面,有风休动麝香衣。

千年萧瑟关人事,莫语当时掩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宁州春思

失意离城早,边城任见花。

初为断酒客,旧识卖书家。

寒寺稀无雪,春风亦有沙。

思归频入梦,即路不言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归家山行

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

能知此意是,甘取众人非。

遍陇耕无圃,缘溪钓有矶。

此怀难自遣,期在振儒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旧宫人

自出先皇玉殿中,衣裳不更染深红。

宫钗折尽垂空鬓,内扇穿多减半风。

桃熟亦曾君手赐,酒阑犹候妾歌终。

如今还向城边住,御水东流意不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