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熙雪晴松石平远图为张季野作是日同读杜诗

书贵瘦硬少陵语,岂止评书端为诗。

五百年间会此意,画师汾阳老阿熙。

嵬诗琐画世一轨,肉腴骨弱精神痴。

明窗共读杜集竟,两幅雪霁叉横披。

前幅长松何所似,铁干皴涩撑霜皮。

其下怪石卧狻兕,突兀崷崒凝冰嘶。

后幅澌远渐迤逦,一往不知其几里。

目力已尽势未尽,平者是沙流者水。

人物如指或如蚁,戴笠骑驴者谁子。

顾此定是觅句翁,羸仆缩首襆冻耳。

欲渡未渡溪坂间,啐野寒乌忽惊起。

自非布置夺鬼神,焉能挥扫到骨髓。

郭生此画出自古心胸,亦如工部百世诗中龙。

清癯劲峭谢妩媚,略无一点沾春风。

市门丹青纷俗工,为人涂抹杏花红。

老夫神交此石与此松,留眼雪天送飞鸿。

形式: 古风

翻译

书籍的价值在于其深沉刚健,这是杜甫的言辞,何止是评书,更是诗歌的艺术。
在五百年的历史中,人们理解了这种意境,画家汾阳老阿熙也是如此。
诗画一体,风格统一,但又丰满与瘦削并存,精神痴迷而形体柔弱。
明亮的窗户下,我们一同阅读杜甫的诗集,最后翻到雪后的山水画。
前幅画中的长松像什么?铁干苍劲,皮层粗糙,仿佛对抗霜雪。
下方有奇特的石头,如猛兽狻猊躺卧,峥嵘如冰块在嘶吼。
后幅画面渐行渐远,不知延伸多远,视线虽尽,意犹未尽。
人物渺小如手指或蚂蚁,戴着斗笠骑驴的是谁呢?
看这幅画的人必定是在寻找诗句灵感,仆人缩着脖子,耳朵冻得通红。
他想渡过溪边山坡,突然惊起的寒鸦打断了他的思绪。
如果不是布局巧妙,怎能深入骨髓,展现出神韵?
郭生这幅画源自古人的胸怀,就像杜甫诗中的龙一样雄浑。
画风清瘦劲峭,毫无柔媚之态,丝毫未受春风影响。
街头巷尾的画匠们只知俗艳,为他人涂上杏花般的红。
我与这石头和松树心意相通,雪天里期待它们能带去我的问候。
老夫与它们神交,如同在雪天等待飞鸿传递消息。

注释

瘦硬:深沉刚健。
少陵:杜甫的别称。
阿熙:画家名。
嵬诗琐画:风格统一的诗画。
铁干:形容松树干硬。
觅句翁:寻找诗句灵感的人。
雪天送飞鸿:以飞鸿寄托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书画理论家方回所创作,题目为《题郭熙雪晴松石平远图为张季野作》。诗中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北宋画家郭熙的一幅雪景山水画,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意境。

“书贵瘦硬少陵语,岂止评书端为诗。”这里赞美郭熙的画作不仅是一般的书法作品,而是达到了一种通过笔墨语言传达意境的高度艺术状态。

“五百年间会此意,画师汾阳老阿熙。”指的是在长达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领悟并表达如此深邃意境的画家实属罕见,而郭熙正是其中之一。

接下来的几句“嵬诗琐画世一轨,肉腴骨弱精神痴。明窗共读杜集竟,两幅雪霁叉横披。”则描绘了画中山石的雄伟和松树的苍劲,以及在明净的窗前与友人共同阅读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并欣赏着郭熙这两幅描绘雪后晴空的画作。

“前幅长松何所似,铁干皴涩撑霜皮。”这里形容第一幅画中的松树高耸、苍劲,有如铁一般坚硬,而树皮则被严寒凛冽得像被霜覆盖一样。

“其下怪石卧狻兕,突兀崷崒凝冰嘶。”诗人接着描绘画中松下那块奇特的巨石,它如同一只沉睡的狮子,形状古怪而又充满力量和生命力。

“后幅澌远渐迤逦,一往不知其几里。”第二幅画则展现了远处山景的淡远感,山峦层层叠起,让人看不出它究竟有多远。

“目力已尽势未尽,平者是沙流者水。”诗人用目力已尽来形容自己已经观赏得疲惫不堪,但画中的意境却仍旧在不断展开,如同沙漠中流动的河水一般连绵不绝。

“人物如指或如蚁,戴笠骑驴者谁子。”这里描写了画中的人物细小如指,或是微不足道如蚂蚁,而那个戴着斗笠骑在驴背上的人,又是哪位高人?

“顾此定是觅句翁,羸仆缩首襆冻耳。”诗人推断这一定是画家郭熙对古诗文中“觅句”(寻找佳句)的追求和表现,而那骑驴者则像是缩着头、耳朵都被冻得发僵一般。

“欲渡未渡溪坂间,啐野寒乌忽惊起。”画中的某个瞬间,似乎有人想要跨越一条河流,但还没有开始行动,而这时,一只寒鸦突然从静谧的景色中惊飞而起。

“自非布置夺鬼神,焉能挥扫到骨髓。”这不是一般的布局技巧所能达到的,它几乎是一种超自然力量的展现,可以深入人心,触动灵魂。

“郭生此画出自古心胸,亦如工部百世诗中龙。”这里赞美郭熙的画作来源于他那份古朴而深邃的心灵,就像历代才子佳人的诗文中所描绘的龙一样,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魅力。

“清癯劲峭谢妩媚,略无一点沾春风。”郭熙的画作清新脱俗,没有一丝一毫的浮华和媚俗,它不受任何时尚潮流的影响。

最后,“市门丹青纷俗工,为人涂抹杏花红。老夫神交此石与此松,留眼雪天送飞鸿。”诗人批评市面上的画作往往是庸俗不堪,只会随波逐流地模仿时下流行的风格,而自己却对这块古怪的石头和那棵苍劲的松树有着深厚的情感,愿在雪天里静观它们,并送别飞鸿。

整首诗不仅是对郭熙画作的鉴赏,更是对宋代书画艺术理念的一种传达。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渊明归来图

人以心役形,方寸有所主。

陋巷足箪瓢,外物肯妄取。

心或为形役,饥肠内煎煮。

未必得鼎食,汤镬已烹汝。

渊明归去来,妙甚第三语。

自形役自心,何乃浪自苦。

此理一以悟,公相亦粪土。

而况折我腰,不过米斗五。

昨非谢督邮,今是睇衡宇。

易有不远复,艮曰止其所。

圣之清若和,高风夷惠伍。

懦立薄夫敦,仰止迈终古。

形式: 古风

题渊明采菊图

东篱东篱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

东篱之西拄我杖,秋菊千丛开黄金。

南山之北送我目,鸿飞山阳我山阴。

今是昨非栗里宅,三径就荒犹可寻。

画工可写渊明面,政恐难写渊明心。

渊明面匪宣明面,谁欤障我西风扇。

翁醉欲眠遣客去,渊明此心我常见。

归去来兮归去来,渊明方寸焉在哉。

宁入东邻白莲社,不上徐州戏马台。

形式: 古风

题渊明像

慧远无此冠,修静无此巾。

此巾要亦有,无此漉酒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寒山拾得画像

我读寒山拾得诗,唐初武德贞观时。

此必前朝老进士,开皇大业不仕隋。

长歌短舞芙蓉句,开元元和尚无之。

一帚天台国清寺,扫灭人世贪嗔痴。

文殊师利复现世,僧俗未妨疑传疑。

或题松下读黄老,臆辨二叟果为谁。

谚云橘皮错认皮,九方皋马遗黄骊。

呜呼甚矣吾衰矣,郁郁都都焉雄雌。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