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伏波事

人生在衣食,但取饱与温。

下泽驾款段,曾不羡华轩。

仕为郡掾吏,身自守丘园。

乡里称善人,此外不足论。

志大心自劳,福厚祸有根。

提兵泊浪间,薏苡谗谤喧。

飞鸢跕跕堕,卧视瘴水昏。

永怀平生时,空愧少游音。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的目标在于衣食温饱。
即使骑着劣马,也不羡慕华丽的车驾。
做官只为郡中小吏,宁愿守着田园生活。
乡亲们都称赞他是好人,其他的就不必多说了。
志向远大内心却劳苦,福气深厚往往隐藏祸患。
手握兵权停泊江湖,关于薏苡的流言蜚语四起。
像断线风筝般坠落,只能躺着看浑浊的瘴水。
永远怀念过去的时光,只遗憾没有像扬雄那样留下佳话。

注释

衣食:基本的生活需求。
饱与温:满足于温饱。
下泽:低洼之地。
款段:劣马。
华轩:华丽的车马。
郡掾吏:郡县的小官吏。
丘园:田园,隐居之处。
善人:品德好的人。
志大:志向远大。
劳:劳苦。
薏苡:古代一种谷物,这里比喻是非。
谗谤:诽谤。
飞鸢:飞鸟,比喻失势的人。
瘴水:南方有毒的水。
少游:扬雄的字,这里指有才华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绍彭的《马伏波事》,通过对马援这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淡泊名利、安于朴素生活的品质。首句“人生在衣食,但取饱与温”表达了对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马伏波选择下泽驾车的简朴方式,不羡慕华丽的官车,体现了他的低调和淡泊。接着,诗中提到他虽担任郡掾吏,但仍坚守田园生活,乡里之人称赞他是善人,这些描述突出了他的品行端正。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马援的不幸遭遇,他在外任职时因薏苡之嫌遭受诽谤,处境艰难,甚至面临生死危机。最后两句“飞鸢跕跕堕,卧视瘴水昏”,形象地描绘了他身处困境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自己未能像好友扬雄(少游)那样逍遥自在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马伏波的平淡生活与坎坷命运,赞扬了他的高尚品格,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

收录诗词(45)

薛绍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云顶山

山压众峰首,寺占紫云顶。

西游金泉来,登山缓归轸。

昨暮下三峡,出谷已延颈。

山名高剑外,回首陋前岭。

跻攀困难到,赖此昼亦永。

巍巍石城出,步步松径引。

青霄屋万楹,下俯二川境。

玉垒连金雁,西轩列阡畛。

青城与岷峨,天际暮云隐。

少城白烟里,水墨澹微影。

江流一练带,不复辨渔艇。

东惭梓隘阙,右喜锦川迥。

磐陀石不转,枯蘖弄芒颖。

四更月未出,蕙帐天风紧。

客行弊帤垢,到此凡虑屏。

暂时方外游,聊惬素心静。

明朝武江路,拘窘逐炎景。

形式: 古风

左绵山中多青松风俗贱之止供樵爨之用郡斋僧刹不见一本余过而太息辄讽通守晋伯移植佳处使人知为可贵东川距绵百里馀入境遂不复有晋伯因以为惠沿流而来至此皆活作诗述谢并代简师道史君

越王楼下种成行,濯濯分来一苇杭。

偃盖可须千岁干,封条已傲九秋霜。

含风便有笙竽韵,带雨偏垂玉露光。

免作爨烟茅屋底,华轩自在拂云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汉高帝试剑石

丰沛布衣吴芮客,回首咸秦坐悽恻。

漫随霸楚西道迁,未甘汉地山河窄。

随身三尺青龙子,曾断当涂素灵死。

手提岩上试秋水,大石迎风开披靡。

东归欲整堂堂阵,吴儿未足劳馀刃。

炎灵天启定中原,大言成事人方信。

君不见不侯飞将能射虎,误中他山犹饮羽。

形式: 古风

论笔砚间物

研滴须琉璃,镇纸须金虎。

格笔须白玉,研磨须墨古。

越竹滑如苔,更须加万杵。

自封翰墨卿,一书当千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