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哭所思

残年哭知己,白日下荒台。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

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

未老山中客,唯应赋八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残冬时我来到西台,恸哭英勇就义的知己文天祥;时已黄昏,落日照在荒凉的台上。
当年我在吴江哭祭你的泪水,洒入江中,随着潮水流淌;今天又随着潮头流到我面前,与新泪一起,充满这富春江。
你走了,你那溅满鲜血的朝衣,那血定然已经化碧;皇天后土啊,为何如此不爱惜人才!
如今只剩下我,还未步入老年,埋迹山林,无所作为;只能够赋诗悼念,凄伤彷徨。

注释

西台:钓鱼台。
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富春山。
残年:本义是衰年,这里作残冬解。
按文天祥在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冬天被害。
知己:彼此相知而情谊深切的人。
吴江:指富春江,是钱塘江的上游,严子陵钓鱼台在富春江上。
故衣:死者的遗衣。
碧,碧血,《庄子.外物》篇:“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土:皇天后土,指天地,后土是土地神。
怜才:爱惜人才。
山中客:作者自称。
《八哀》:杜甫有《八哀》诗,哀悼王思礼、李光弼、严武、汝阳王璡、李邕、苏源明、郑虔、张九龄等八位唐朝有名的文臣武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翱的《西台哭所思》,表达了对亡友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残年哭知己”直接揭示了诗人在晚年时因失去亲密朋友而痛哭,显示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次句“白日下荒台”,以日落荒凉的场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伤。

“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描绘了诗人的眼泪融入江水,随着潮水一路东流,仿佛寄托着对逝者无尽的思念,希望情感能随波流传,直到大海。这两句富有画面感,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故衣犹染碧”暗示友人的衣物尚存,颜色依旧,但人已不在,物是人非的对比更显悲凉。“后土不怜才”,诗人抱怨命运不公,未能善待有才之人,表达了对友人才华被埋没的惋惜。

最后两句“未老山中客,唯应赋八哀”,诗人自比为未老的山中隐士,只能借诗来表达对亡友的深切哀悼,这八哀可能是指古代诗歌中的哀歌或哀词,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别子静却送之霅

独往知吾事,语离何所求。

故家无别业,残梦下扁舟。

积叶吴宫冷,吟猿顾渚秋。

那能不相待,羁旅负清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呈王尚书应麟

寒风吹鬓影,客泪湿衣尘。

千里见积水,满城无故人。

船歌瓯雪尽,剑舞越花薪。

独忆丝纶老,相从话所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拜玄英先生画像

来此得公真,尘埃避隐沦。

水生溪榜夕,苔卧野衣春。

雨冢侵吴甸,荒祠侑汉人。

微吟值衰世,为尔独伤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白纻歌

江头蓬沓走吴女,浣水为花朝浣纻。

昼随睛网晒日中,夜覆井阑飘白露。

织成素雪裁称身,夫为吴王戍柏举。

田家岁绩供布缕,独夜讵如妾愁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