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禅师宗极归玉峰

背郭去归宿,头陀意颇浓。

鹤争栖远树,猿斗上孤峰。

夜戍经霜月,秋城过雨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离开城郭返归山中歇宿,头陀修行的心意愈发浓厚。
鹤鸟争夺远处的树枝栖息,猿猴争斗爬上孤独的山峰。
夜晚的戍楼经受着寒霜与明月,秋日的城池在雨后回响着晚钟。

注释

背郭:离开城墙之外。
去归宿:返回住宿的地方,这里指返回山中修行处。
头陀:佛教术语,指行脚乞食的僧人,这里形容修行生活。
意颇浓:心意、兴趣非常浓厚。
鹤争:鹤鸟相互争夺。
栖远树:栖息在远方的树上。
猿斗:猿猴之间争斗。
上孤峰:爬上孤独的山峰。
夜戍:夜晚的戍守岗哨。
经霜月:经历着霜冻和月光。
秋城:秋季的城池。
过雨钟:雨后响起的钟声,雨声停后更显钟声清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禅师归隐玉峰时的宁静与孤独。首句“背郭去归宿”表明时间已近黄昏, 禅师背离尘世的喧嚣,向着自己的住所前进。"头陀意颇浓"则透露出禅师内心的沉稳与专注。

接下来的“鹤争栖远树,猿斗上孤峰”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其他生命体的活动。白鹤在远处的大树间争相栖息,而猿猴则在高耸的山峰上嬉戏,这些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使禅师的归宿显得更加孤寂。

"夜戍经霜月,秋城过雨钟"这两句则将时间推进至夜晚。霜月映照下守卫边关的士兵值更,而远处的秋城中传来雨后的钟声,这些都是对夜晚深山古寺氛围的一种描绘,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接近自然之境界的感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景象描写,表达了禅师归隐玉峰时的心境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9)

栖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越中(今浙江)人。常与李频、许棠、姚合、李洞、贾岛、无可等诗人往来赠答。唐宣宗大中年间住京城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袈裟。工诗,尚苦吟。时人张乔谓其“篇章名不朽”。《全唐诗》共录其诗16首

  • 籍贯:僧唐代

相关古诗词

再宿京口禅院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楚树七回凋旧叶,江人两至宿秋风。

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乾落碎红。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居南岳怀沈彬

石房开竹扉,茗外独支颐。

万木还无叶,百年能几时。

隔云闻狖过,截雨见虹垂。

因忆岳南客,晏眠吟好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牧童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南中怀友生

荔枝江上立,望北几思量。

隔海无书劄,前年在汉阳。

瘴村人起早,铜柱象揩光。

居此成何事,寻君过碧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