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怀友生

荔枝江上立,望北几思量。

隔海无书劄,前年在汉阳。

瘴村人起早,铜柱象揩光。

居此成何事,寻君过碧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站在荔枝江边眺望北方,心中思绪万千。
隔着大海无法寄送书信,上一次相见还是在汉阳。
这瘴气笼罩的村落人们早早起身,铜柱像被擦拭得闪闪发光。
身处此地不知有何作为,为寻访你我将渡过碧绿的湘江。

注释

荔枝江:指生长有荔枝的江边地带。
望北:向北方眺望。
思量:思考、思念。
隔海:形容相隔遥远,此处特指与北方的间隔。
书劄:书信。
前年:往年的意思,这里指过去的时间。
汉阳: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
瘴村:指南方湿热多瘴气的村庄。
人起早:居民习惯早起。
铜柱:可能指历史上的地标或象征性建筑。
揩光:擦拭得光亮。
居此:居住在这里。
成何事:能有什么成就或作为。
寻君:寻找你。
碧湘:形容湘江水色碧绿美丽。

鉴赏

诗人栖蟾在这首《南中怀友生》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荔枝江上立,望北几思量"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站在荔枝江畔,眺望着北方,心中充满了对亲友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荔枝江”很可能是南方的一条河流,其名称增添了一丝异域风情。

"隔海无书劄,前年在汉阳"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相隔遥远,甚至无法通过信件交流的孤独感。汉阳作为地点,与荔枝江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的乡愁和友情。

接下来的“瘴村人起早,铜柱象揩光”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生活气息,通过瘴村的人们清晨的忙碌,以及铜柱和大象在阳光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瘴村”可能指的是南方某个地方,而“铜柱象揩光”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它不仅描绘了景色,也传达了一种力量与活力。

最后,“居此成何事,寻君过碧湘”两句,是诗人内心独白。诗人在异乡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自然美景,但却无法弥补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碧湘”可能是指南方某个地方,诗人通过寻访朋友的行为,表达了自己渴望重逢旧友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乡愁与友情交织的情感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展现,将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2)

栖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九六年前后在世)俗姓、里居、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居屏风岩。与沈彬为诗友。所作诗,今存十二首。(见《全唐诗》)

相关古诗词

送迁客

谏频甘得罪,一骑入南深。

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

织花蛮市布,捣月象州砧。

蒙雪知何日,凭楼望北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除夜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读齐己上人集

诗为儒者禅,此格的惟仙。

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

冰生听瀑句,香发早梅篇。

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宿巴江

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

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

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