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三)

湖山照影,正日长娇困,不烦匀扫。

絮满长洲春澹沲,开遍吴宫花草。

嫩绿葱葱,轻红簌簌,渐觉枝头少。

馀芳难并,破愁惟有馨醥。

应是留得东君,海棠方待折,玉环娇小。

雾薄阴轻初睡足,宝幄画屏香袅。

醉态天真,半羞微敛,未肯都开了。

嫣然一笑,此时风度尤好。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湖光山色倒映,正值白天漫长,花儿娇艳疲倦,无需刻意打扫。
柳絮飘满长洲,春天的景色清淡,吴宫的花草竞相开放。
嫩绿的树叶繁茂,浅红的花朵轻轻摇曳,渐渐发现枝头花朵减少。
剩余的芬芳难以并存,排解忧愁唯有美酒。
应该是留住春神,海棠正等待采摘,如玉环般娇小。
晨雾稀薄,阴云轻盈,仿佛刚从沉睡中醒来,华丽的帐幔和画屏散发出香气。
醉意中的姿态纯真,半带羞涩微微收敛,不愿全部盛开。
她嫣然一笑,此刻的风姿尤其动人。

注释

湖山:湖光山色。
娇困:疲倦。
絮满:柳絮飘满。
吴宫:古代吴国的宫殿。
嫩绿:颜色鲜亮的绿色。
渐觉:渐渐察觉。
馨醥:美酒。
东君:春神。
海棠:一种花卉。
雾薄阴轻:晨雾稀薄,阴云轻盈。
宝幄:华丽的帐幔。
天真:纯真。
半羞微敛:半带羞涩,微微收敛。
嫣然一笑:甜美微笑。
风度:风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花前月下的美丽画面,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情感的深刻表达。

“湖山照影”一句,用镜头般平静的湖面反射出周遭山峦的姿态,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紧接着,“正日长娇困,不烦匀扫”,则透露出诗人不愿打扰这一刻的悠闲与美好,只希望时光能够缓缓流逝。

“絮满长洲春澹沲,开遍吴宫花草”中,长洲上的春意盎然,花开得正当季,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场景。"嫩绿葱葱,轻红簌簌,渐觉枝头少"则细腻地描绘出春天中的颜色变化,从而引发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馀芳难并,破愁惟有馨醥”一句中,“馀芳”指的是花香,而“难并”则是说这种美好难以与其他事物相比。"破愁"表示诗人通过欣赏自然景色来缓解心中的忧愁,"惟有馨醥"则强调了这种愉悦的心情。

接着,“应是留得东君,海棠方待折,玉环娇小”中,“东君”指的是春天,而“海棠”则是一种花名。诗人似乎在对抗时间的流逝,希望能够将这一刻永恒保留。

"雾薄阴轻初睡足,宝幄画屏香袅"一句,用了柔和的笔触描绘出一个安静温馨的室内空间。诗中的人物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沉醉于春日的美好之中。

“醉态天真,半羞微敛,未肯都开了”则透露出一种含蓄与矜持的情感状态,是对情感表达的一种艺术化处理。"嫣然一笑,此时风度尤好"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这一刻美好的总结,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让人感到无比的愉悦。

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视和留恋。

收录诗词(50)

沈端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灯宵渐近,更兵尘初息,韶华偏早。

太守风流张宴乐,不管江城寒峭。

发底蜂儿,钗头梅蕊,一一夸新巧。

笙歌鼎沸,万人争看标表。

应记革履雍容,天香满袖,侍宴游三岛。

圣主中兴思用旧,尊礼先朝元老。

烛赐金莲,柑传罗帕,行即趋严道。

深杯休诉,任教银漏催晓。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四)

寻幽览胜,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

自笑飘零惊岁晚,欲挂衣冠神武。

芳甸时巡,醉乡日化,庭实名花旅。

阆风蓬顶,自来不见烽戍。

宴罢玉宇琼楼,醉中都忘却,瑶池归路。

俯瞰尘寰千万落,渺渺峰端栖雾。

群玉图书,广寒宫殿,一一经行处。

相羊物外,旷怀高视千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

嫩凉清晓,淡秋容、横写鲛绡十幅。

山水光中参意味,不管人间荣辱。

藜杖棕鞋,纶巾鹤氅,宾主俱遗俗。

倚阑舒啸,一樽花下相属。

云际有药千年,琼瑶争秀发,龙蛇新斸。

富贵功名元自有,且乐无穷真福。

莲社风流,醉乡跌宕,时奏长生曲。

月娥同听,好风徐韵松竹。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采桑子

昔年曾记寻芳处,短帽冲寒。竹外江干。

玉面皮儿月下观。而今老大风流减,百事心阑。

谷底林间。坐对横枝祗鼻酸。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