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爱檀栾碧径开,荷锄乘雨破秋苔。
直须探作阮家趣,更向烟林缺处栽。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七)移竹》,描绘了诗人对新居中竹子的喜爱与种植的情景。首句“远爱檀栾碧径开”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檀栾"形容竹子青翠的颜色,"碧径"则暗示竹林小道的清幽。次句“荷锄乘雨破秋苔”写诗人趁着下雨,扛着锄头去开辟竹径,清除覆盖在地上的青苔,展现了农耕生活的诗意。
后两句“直须探作阮家趣,更向烟林缺处栽”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独特情感,他想要体验阮籍(魏晋时期名士)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决定在竹林深处,人迹罕至的地方再种上竹子,增添一份宁静与自然的契合。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表现诗人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追求的诗篇。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条堪结更葳蕤。
松身柏叶能相似,劲拔缘何不自持。
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
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
色贱格微应不数,少添兰菊待秋风。
浅浅清泉自鉴开,鳞鳞寒甃未生苔。
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惊欲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