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待月用弟察推元彪韵

待月南楼月不明,百年虚负此宵情。

浮阴乱向空中起,圆影偏从塞外清。

江国潇潇凄露气,山城处处动笳声。

何人独抱琵琶坐,泪滴冰弦暗恨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望的《中秋待月用弟察推元彪韵》,描绘了诗人中秋之夜在南楼上等待月亮的情景。诗的开篇“待月南楼月不明”,以月光不明暗合诗人期待的心情,暗示了月夜的朦胧和内心的孤寂。接着,“百年虚负此宵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这良宵美景的珍视。

“浮阴乱向空中起,圆影偏从塞外清”两句,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和月光清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接下来,“江国潇潇凄露气,山城处处动笳声”描绘了江边露气凝重,山城响起军笳的场景,增添了悲凉的气氛。

最后,“何人独抱琵琶坐,泪滴冰弦暗恨生”以琵琶声和泪水,形象地刻画出诗人独自一人,怀抱琵琶,心中充满哀怨和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月夜之景抒发了诗人对亲人或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人生短暂与离别的无奈。

收录诗词(71)

柴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号:秋堂
  • 籍贯:江山
  • 生卒年:1212—1280

相关古诗词

凤皇台

洒尽梧桐酒一杯,兴亡前事独徘徊。

乌衣冉冉斜阳下,白鹭茫茫江水来。

凤去不知经几载,客来惟只见高台。

閒于登眺成孤啸,五百年间王气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月夜溪庄访旧

山山明月路,何处认梅花。

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

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归来

归计年来付酒杯,任他猿鹤自相猜。

东家种竹西邻看,前日移花昨夜开。

钟送夕阳归草木,风吹凉月上楼台。

老来懒听他家曲,惟看柴门长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毛维瞻白云庄三咏(其二)平溪堂

亭号休休古退藏,岂如溪上构虚堂。

坐邀城市真潇洒,却谓江湖太渺茫。

下笔新题无俗事,支筇野服是家常。

临流最有清风快,未见故人心已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