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
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中寺庙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心灵的向往。诗中的“紫霞旧精舍”和“寥落空泉石”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仙境般的氛围,使人仿佛能听到山中清泉潺潺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两句则是对比手法,将尘世间的喧闹与山中的寂静形成鲜明对照,让人不禁思索生活的真谛和精神的归宿。诗中通过“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够超然物外、守护这份宁静的人或心灵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但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白居易对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之追求的独到见解。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垂鞭欲渡罗敷水,处分鸣驺且缓驱。
秦氏双蛾久冥漠,苏台五马尚踟蹰。
村童店女仰头笑,今日使君真是愚。
我心忘世久,世亦不我干。
遂成一无事,因得长掩关。
掩关来几时,髣髴二三年。
著书已盈帙,生子欲能言。
始悟身向老,复悲世多艰。
回顾趋时者,役役尘壤间。
岁暮竟何得,不如且安闲。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沈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疑因星陨空中落,叹被泥埋涧底沈。
天上定应胜地上,支机未必及支琴。
提携拂拭知恩否,虽不能言合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