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名为《寿太宰二山杨老先生奉诏存问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杨老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赞誉。
首句“归来时事转嚣然”,描绘了杨老先生归隐后,外界世事纷扰,动荡不安的情景。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照,也是对杨老先生超脱世俗、坚守本心的赞美。
接着,“宪老犹闻忆旧贤”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杨老先生的怀念与尊敬。这里的“宪老”是对杨老先生的尊称,强调了他的身份和地位。同时,通过“忆旧贤”这一表述,展现了杨老先生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几杖重看中谒赐,牢尊特自尚方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杨老先生受到朝廷的尊崇与礼遇。通过“几杖”、“中谒赐”、“牢尊”、“尚方传”等词语,形象地展示了杨老先生作为朝廷重臣的荣耀与威严。
“期当潞国还朝日,数过磻溪遇猎年”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杨老先生功绩的肯定和对其未来的期待。这里引用了潞国和磻溪的典故,象征着杨老先生的功勋和智慧,以及他可能在未来再次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希望。
最后,“尺一临门应有问,酬恩何策且回天”两句,表达了对杨老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未来行动的期待。通过“尺一”这一古代传达诏令的工具,暗示了杨老先生将受到朝廷的重视和询问。而“酬恩何策且回天”则表达了对杨老先生如何回报国家恩情的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杨老先生能够扭转乾坤、解决国家难题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老先生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关怀以及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诗中充满了对杨老先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