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

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

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

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

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

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

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

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

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早晨身披梦泽的云雾,戴着斗笠在青色的湖面垂钓。
寻找鱼线时钓到了一对鲤鱼,鱼腹中藏着神秘的三元图章。
篆刻的文字像红色的蛇蜿蜒,笔势自由如同鸟儿翱翔。
回家后询问天上的老人,深奥的道理无法估量。
用金刀切割开青白色的布料,灵异的文字光彩夺目。
吞下十二个环状的东西,突然看见了仙人的居所。
傍晚骑着紫色的鱼跃入海中,海风带来阵阵清凉。
龙子善于变化,化为梅花般的妆容。
赠予我串串珍珠,散发出明亮月光般的光芒。
劝我穿上红色的细线,编织成裙子的腰带。
捧着这些宝贝离去,谈笑间还能闻到残留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仙道色彩和神话意象的诗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奇异而又美妙的神仙境界。

开篇“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便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似乎置身于一片云雾缭绕之中,穿梭在无垠的苍穹之间。紧接着“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则展现了一种探求仙道秘密的意境,双鲤象征着吉祥与和谐,而三元章可能是指某种神秘的法宝或天书。

“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中,篆字形容文字如同古老的印章般庄严而神秘,丹蛇则象征着变化无穷的道家修炼,而飞翔之势则显示了诗人心中的自由与奔放。

“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真谛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这些终极问题的敬畏之情。而“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则描绘了一种神秘的仪式或修炼过程,其中的金刀象征着纯净无瑕,而灵文烂煌煌则是对仙道法术的一种赞美。

“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中的十二环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修炼层次或法门,而“奄见仙人房”则暗示了诗人得以窥视仙界的幸运。紧接着,“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中,紫鳞象征着龙的化身,诗人似乎经历了一场与神兽同行的奇遇,而“海气侵肌凉”则是对这种体验的一种感受。

“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展现了道家修炼中追求的变通无碍,以及对自然界之美的欣赏。而“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则是仙人向诗人馈赠珍宝的场景,累累珠象征着智慧与纯洁,而靡靡明月光则是对夜晚明净月光的一种描绘。

最后,“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中,诗人被劝告要穿上仙衣,而“挹子以携去”可能是指一位仙者带着某种神秘物品离去,留下的只是一缕余香。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鲜明的想象力和美丽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奇迹与幻想的世界。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对仙道文化的深刻理解,更展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一种超脱凡尘、追求永恒之美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二)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

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

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尽。

我昔飞骨时,惨见当涂坟。

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丁村。

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

念此一脱洒,长啸祭昆崙。

醉著鸾皇衣,星斗俯可扪。

形式: 古风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下途归石门旧居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俛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厓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鍊液栖其间。

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