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滩头浪声喧闹,两岸山间猿猴穿梭
白浪翻滚如卷白雪,小船难以容身其间
渔夫和船夫们,一次次地折断无数竹篙

注释

涩滩:形容水势湍急或滩头难行。
嘈嘈:声音嘈杂。
猿猱:指猿猴。
白波:白色的波浪。
舠:小船。
渔子:渔夫。
舟人:船夫。
撑折:用力撑船导致折断。
万张篙:形容数量极多的竹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诗中“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一句,便勾勒出了一个险峻而又充满生机的山谷景象。“涩滩”指的是溪流激流拍打岩石的声音,“嘈嘈”则形容水声连绵不绝,而“两山足猿猱”则让人联想到山峦间的猿猱在林木间跳跃,生动传神。

接下来的“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一句,更是将景象推向了高潮。这里的“白波”如同积雪一般纯净,而“若卷雪”则让人感受到水流的力量和美丽,如同雪花般洁白纷飞。“侧足不容舠”则描写了溪水如此湍急,以至于连一只小船都难以立足。

最后,“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一句,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渔子”和“舟人”共同经历着自然的挑战,他们手持长竿(篙)在湍急的溪水中努力前行,甚至有撑折万张之力,可见水流的猛烈程度。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声响以及人物动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李白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审美情趣,同时也展示了他超凡脱俗的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下途归石门旧居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俛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厓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鍊液栖其间。

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形式: 古风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刺滩

三门横峻滩,六剌走波澜。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何惭七里濑,使我欲垂竿。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

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