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郎中山亭

篆笔飞章暇,园亭染翰游。

地奇人境别,事远俗尘收。

书阁山云起,琴斋涧月留。

泉清鳞影见,树密鸟声幽。

杜馥熏梅雨,荷香送麦秋。

无劳置驿骑,文酒可相求。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闲暇时挥毫泼墨,遍游园林
此地奇特,人境不同,远离尘世纷扰
书斋藏书如山,云雾缭绕,琴斋静听涧中月色
泉水清澈,鱼影可见,林木茂密,鸟鸣声幽深
梅雨时节,杜鹃花香四溢,荷香预示着麦收季节
无需劳烦驿站快马,文人墨客间的交往只需诗酒

注释

篆笔:篆书的毛笔。
飞章:挥洒文字。
园亭:园林。
染翰:挥毫泼墨。
地奇:地势奇特。
人境别:人境不同。
俗尘:世俗尘嚣。
收:消除。
书阁:藏书阁。
山云起:云雾缭绕。
琴斋:弹琴的书房。
涧月留:静听涧中月色。
鳞影:鱼影。
幽:幽深。
杜馥:杜鹃花香。
梅雨:江南梅雨季节。
荷香:荷花香气。
麦秋:麦子成熟的秋季。
驿骑:驿站快马。
文酒:文人墨客的聚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或隐士在山中的一座亭子里,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诗人通过对笔墨、园林、书房和琴室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篆笔飞章暇”一句,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写作,“园亭染翰游”则暗示他在这个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徜徉,寻找灵感。接下来的“地奇人境别,事远俗尘收”,不仅描绘了山中之地的奇特与众不同,更强调了诗人与世俗世界的隔离和心灵上的清洁。

“书阁山云起,琴斋涧月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在山中的生活状态。书阁是藏书之所,也是读书思考的地方;而琴斋则是弹奏古琴、抒发情感的空间。这里,山云和河月都是自然界中美好的元素,它们与书阁和琴斋相映衬,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泉清鳞影见,树密鸟声幽”两句,更深入地描绘了山中的景色。泉水清澈至极,以至于能看到鱼儿游动的影子;而树木浓密,连带着鸟鸣之声也变得柔和且不易觉察。

“杜馥熏梅雨,荷香送麦秋”则是对春夏景色的描绘。杜若即茅兰,有香气,伴随着梅雨;而荷花的清香则是在麦子成熟的季节里弥漫。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在不同季节里的美好。

最后,“无劳置驿骑,文酒可相求”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不需奔波劳碌的心境。驿站是古代传递信息的地方,诗人说不需要设立驿站去寻找友人,因为在这山中,他可以通过书信和美酒来交流思想与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幅宁静、清新且充满文学韵味的山水田园图。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喜爱,以及在这美景中获得的心灵平静和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3)

崔翘(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豪家子

年少家藏累代金,红楼尽日醉沈沈。

马非躞蹀宁酬价,人不婵娟肯动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古意

灼灼叶中花,夏萎春又芳。

明明天上月,蟾缺圆复光。

未如君子情,朝违夕已忘。

玉帐枕犹暖,纨扇思何长。

愿因西南风,吹上玳瑁床。

娇眠锦衾里,展转双鸳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叙别

碧池漾漾春水绿,中有佳禽暮栖宿。

愿持此意永相贻,祗虑君情中反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岂知一只凤钗价,沽得数村蜗舍人。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