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八首(其三)

古风致逊悌,班白见尊优。

薄俗谬为恭,独在势权尤。

伏波迷俯仰,爱礼坐成仇。

龂龂洙泗间,岂是老者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与批判。开篇“古风致逊悌,班白见尊优”两句,通过“古风”一词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传统的怀念,“逊悌”指的是谦逊恭敬的态度,而“班白”则象征着高贵和纯洁,整体描绘了一幅理想中上层人物应该具备的风范。

然而接下来的“薄俗谬为恭,独在势权尤”显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薄俗”指的是浅薄的风气,而“谬为恭”则是错误地将之视作恭敬,这里批判了那些表面上的礼节实际上掩饰着权谋和势力。

“伏波迷俯仰,爱礼坐成仇”几句,更深一步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外在礼节的同时,内心可能隐藏着敌意和矛盾,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正是作者所批判的对象。

最后,“龂龂洙泗间,岂是老者羞”则表现出一种对周围环境的无奈与自嘲。这里的“龂龂”形容人们在礼节之争中的喧哗声响,而“洙泗”则象征着高尚和纯洁,但这种美好的东西已经被污染,末了的“岂是老者羞”表达了一种对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的无力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古风与当代社会现实,展现了作者对于道德沦丧和人心不古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风气的向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杂咏八首(其二)

神龙豢可致,猛虎扰亦留。

变生父子间,上圣不能谋。

常情在欲得,义养或成仇。

他人恩更轻,患祸信难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咏八首(其一)

万物余一体,九州余一家。

秋毫不为小,徼外不为遐。

不识寿与夭,不知贫与赊。

忘心乃得道,道不去纷华。

近迹以观之,尧舜亦泥沙。

庄周谓如此,而世以为夸。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杂咏八首(其七)

召公方伯尊,材亦圣人亚。

农时惮烦民,听讼甘棠下。

嗟今千室长,已耻问耕稼。

弹琴高堂上,欲以世为化。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杂咏八首(其八)

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

用力已云多,钩缗亦难理。

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

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