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画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散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舟夜》。诗人以舟行夜景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想象中的战事,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首句“随处看山一叶舟”,写舟行之中,诗人随波逐流,所见皆是沿途的山峦,形象地传达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次句“夜深霜月亦兼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同时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愁绪。
第三句“翠华此际游何地?”借“翠华”象征皇权,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疑问此刻皇帝身处何处,暗含对时局的忧虑。第四句“画角中宵起戍楼”,通过“画角”和“戍楼”的意象,描绘出战事的紧张气氛,显示出诗人对边疆安危的牵挂。
第五、六句“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散楚江头”,具体描绘了军事部署,暗示战事尚未平息,军队依旧驻扎在淮海地区,而旗帜则在楚江边飘扬,展现了战事的动态画面。
最后一句“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以洪涛比喻汹涌的战事,形象地写出战争的激烈和难以预测,同时也寓言人生旅途中的挑战,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控制局面的不易。
整体来看,《舟夜》通过舟行夜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国家和战争的忧虑,展现了王守仁深沉的思想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中流片石倚孤雄,下有冯夷百尺宫。
滟滪西蟠浑失地,长江东去正无穷。
徒闻吴女埋香玉,惟见沙鸥乱雪风。
往事凄微何足问,永安宫阙草莱中。
江上孤臣一片心,几经漂没水痕深。
极怜撑住即从古,正恐崩颓或自今。
藓蚀秋螺残老翠,蟂鸣春雨落空音。
好携双鹤矶头坐,明月中宵一朗吟。
元日昏昏雾塞空,出门咫尺误西东。
人多失足投坑堑,我亦停车泣路穷。
欲斩蚩尤开白日,还排阊阖拜重瞳。
小臣谩有澄清志,安得扶摇万里风。
昨朝阴雾埋元日,向晓寒云迸雨声。
莫道人为无感召,从来天意亦分明。
安危他日须周勃,痛哭当年笑贾生。
坐对残灯愁彻夜,静听晨鼓报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