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许村童

拂拂新凉入,家家穫稻同。

参差多滞穗,收拾许村童。

满地禾频落,怜渠筥尚空。

少多从汝得,小大共年丰。

挈负归茅宇,欢呼谢主翁。

晚来炊饭饱,牛笛弄松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农村秋收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劳作的辛勤劳苦与丰收的喜悦。

首句“拂拂新凉入”描绘了秋天到来时微风轻拂、带来清新凉意的景象,为整幅画面定下了宁静而略带凉爽的基调。接着,“家家穫稻同”则点明了此时正值稻谷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碌着收割稻谷,共同参与这一重要的农事活动。

“参差多滞穗,收拾许村童”两句,诗人注意到田间有些稻穗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收割,这些滞留的稻穗成为了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这里不仅体现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反映了农民们在繁忙之余对孩子们的宽容与爱护。

“满地禾频落,怜渠筥尚空”描绘了稻谷满地,但仍有部分村民的粮仓空空如也,这既是对当时社会贫富差距的隐喻,也是诗人对贫困者深切的同情与关注。

“少多从汝得,小大共年丰”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们无论收获多少都能共享丰收喜悦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挈负归茅宇,欢呼谢主翁”描述了村民们满载而归,回到简陋的茅屋,与家人一同欢庆丰收,向给予他们帮助的人表达感激之情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与感恩。

最后,“晚来炊饭饱,牛笛弄松风”以日暮炊烟升起、牛儿悠扬的笛声与松林中的微风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完美地结束了这首诗,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与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秋收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与丰收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与赞美,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鼎联句

漫浪有诗仙,相逢药灶边。

鼎存嗟石古,句巧似珠联。

笔力扛何健,云根斲许圆。

倡酬皆敌手,模写耸吟肩。

何日丹同舐,寒更墨共研。

和羹应待我,赓载入虞弦。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归人争渡喧

野外炊烟起,沙边带日明。

归村人合遝,问渡晚喧争。

暝色催行客,长江阻去程。

帆轻斜照影,语杂远闻声。

隔岸招尤急,栖鸦过亦鸣。

茅檐何处是,儿女想相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月色不可扫(其一)

此夜一轮满,骚情不奈秋。

月非人可扫,人与月俱愁。

素魄凭谁问,寒光为底留。

拟随风叶去,还似雪花浮。

竹影摇仍在,波明散未收。

嫦娥如戏我,移照读书楼。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月色不可扫(其二)

皓色一轮满,吟看独倚楼。

伊谁能扫月,使我不悲秋。

处处寒光共,娟娟素魄浮。

竹知空弄影,帚岂解驱愁。

露重应徒洒,云行却暂收。

谁疑门外雪,谩欲课苍头。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