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聂尊师

欲芟荆棘种交梨,指画城中日恐迟。

安得紫青磨镜石,与君闲处看荣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翻译

我想在乱石丛中开辟出一片土地,种植珍贵的交梨树,但怕时间紧迫,城中的事务繁多。
如何能得到一块紫色或青色的磨镜石,能和你一起在宁静的地方,欣赏树木的生长与凋零。

注释

欲:想要。
芟:砍除。
荆棘:杂草丛生的地方。
交梨:传说中的仙果,象征长寿。
日恐迟:每日都担心时间不够。
安得:哪里能得到。
紫青:形容宝石般的颜色,也可指代磨镜石。
磨镜石:古代用于磨砺镜子的石头。
与君:与你一起。
闲处:清闲的地方。
看荣衰:观看事物的兴盛与衰落。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寄聂尊师》,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开篇“欲芟荆棘种交梨”两句,通过想要清除野草种植果树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愿望以及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接着“指画城中日恐迟”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担忧和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都希望能留在心中的情感。

第三、四句“安得紫青磨镜石,与君闲处看荣衰”,则透露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紫青磨镜石”是比喻纯净无瑕之物,象征着两颗心灵的纯洁与清澈。而“与君闲处看荣衰”则表达了希望在平静安逸的环境中,与友人共同观赏世事的盛衰更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人生变迁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内心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时间的珍惜以及对友情的深沉怀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深切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寄窦泽处士二首(其一)

兰亭醉客旧知闻,欲问平安隔海云。

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

形式: 古风

寄窦泽处士二首(其二)

鳌背楼台拂白榆,此中槎客亦踟蹰。

牢山道士无仙骨,却向人间作酒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望思台

芳草台边魂不归,野烟乔木弄残晖。

可怜高祖清平业,留与闲人作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天赐胭脂一抹腮,盘中磊落笛中哀。

虽然未得和羹便,曾与将军止渴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