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绝诗(其一)庶子泉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胜。

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

宫相政多暇,行乐蹑岩磴。

发蒙涨为溪,幽致兹焉盛。

唐贤大历后,峭壁刻名姓。

我来一何暮,今秋始乘兴。

山势环有缺,山门壶引柄。

乍挹清泚姿,颇惬幽闲性。

味将春茗宜,光与晓岚暝。

架竹落僧厨,远声入清磬。

何当宿禅室,攲枕终夜听。

饮多病骨换,照久尘襟迥。

销尽谪居愁,无心治归艇。

形式: 古风

翻译

万物形态本天然,景色繁多令人惊叹。
泉水未逢人欣赏,只能从石缝中涌出。
宰相政务之余暇,登山游玩踏石阶。
泉水渐积成小溪,此处幽深风景极佳。
唐代大历年间后,峭壁上刻着姓名。
我来访此已傍晚,今年秋天才兴起游兴。
山势环抱有缺口,山门像壶嘴般突出。
初尝清澈泉水,十分符合我悠闲的心境。
泉水味道如春茶,光影在早晚雾气中摇曳。
竹架下落至僧房,远处钟声清脆入磬。
何时能宿于禅房,整夜倾听这清音。
饮酒虽多却无妨,照见内心尘埃尽去。
贬谪之愁全消散,无心再整治归舟。

注释

物形:事物的形状。
固:本来。
天造:自然形成。
物景:自然景色。
不自胜:无法自持,令人赞叹不已。
泉:泉水。
未遇人:未被人发现。
石罅:石头缝隙。
徒:空。
流迸:涌出。
宫相:宰相。
政多暇:政务之余暇。
行乐:游玩。
岩磴:岩石台阶。
发蒙:逐渐形成。
涨为溪:积水成溪。
幽致:幽深的景致。
兹焉盛:这里最为繁盛。
唐贤:唐代贤士。
大历后:大历年间之后。
峭壁:陡峭的山壁。
刻名姓:刻有姓名。
我来:我来到。
一何暮:非常晚。
山势:山体走势。
环有缺:环抱中有缺口。
山门:山门。
壶引柄:像壶嘴突出。
乍挹:初尝。
清泚姿:清澈的姿态。
颇惬:十分满足。
幽闲性:悠闲的性格。
味将:滋味如同。
春茗:春茶。
光与:光影与。
晓岚:早晨的雾气。
暝:傍晚。
架竹:竹子搭建。
僧厨:僧侣厨房。
远声:远处的声音。
清磬:清脆的磬声。
何当:何时。
宿禅室:过夜在禅房。
攲枕:斜倚枕头。
终夜听:整夜聆听。
病骨换:酒醉后身体轻松。
尘襟:心灵上的尘埃。
销尽:消除。
谪居愁:贬谪的忧愁。
无心:不再有心。
治归艇:整治回家的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八绝诗·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描绘一种自然山水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赞美。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胜。"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心,认为万物皆由上天所创造,它们本身就充满了力量,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帮助。

"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 泉水在山间流淌,但它尚未与世间的喧嚣相遇,而是自在地从岩石的缝隙中奔泻而下。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深藏不露的自然景观,隐喻着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宫相政多暇,行乐蹑岩磴。" 这里提到的“宫相”指的是朝廷中的高官,但他们的政治活动与诗人的山水之旅无关。诗人更倾向于在山间寻找乐趣,与自然亲近。

接下来的几句 "发蒙涨为溪,幽致兹焉盛。唐贤大历后,峭壁刻名姓。我来一何暮,今秋始乘兴。" 描述了泉水汇聚成溪流,山间景色旖旎多姿。在历史上,有人在险峻的岩壁上留下名字,而诗人此行正值秋季,开始体验这种隐逸之乐。

"山势环有缺,山门壶引柄。乍挹清泚姿,颇惬幽闲性。" 这些句子继续描绘了山的形态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山的轮廓有着天然的缺口,山门像壶一样引导着流水,而这种清澈的泉水正符合诗人的幽静性情。

"味将春茗宜,光与晓岚暝。架竹落僧厨,远声入清磬。" 这里写到了适合春天品尝新茶的时节,以及早晨山岚间透射的阳光。同时还提到诗人在竹林中偶遇僧人的厨房,远处传来的声音也融入了清澈的磬石之音。

最后 "何当宿禅室,攲枕终夜听。饮多病骨换,照久尘襟迥。销尽谪居愁,无心治归艇。" 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禅室中过夜,以便于静听山间的夜声。但由于饮酒过多而生病,诗人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充满尘俗之累。然而,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他终于抛弃了对居所的愁绪,也无心去整理归家的船只。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情怀。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八绝诗(其五)望日台

荒台隐层碧,云磴踰百尺。

攀萝试一上,依然有遗迹。

掌舒旧砌平,屏卓诸峰直。

凭高聊写望,孤怀念乡国。

长安不可见,但对金乌赤。

倾尽葵藿心,庶免浮云隔。

形式: 古风

八绝诗(其四)清风亭

兹亭废已久,厥趾犹在哉。

清风为我起,疑有精灵来。

神交念宫相,临砌倾一杯。

回头问黄菊,寂寞与谁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十月二十日作

重衾又重茵,盖覆衰懒身。

中夜忽涕泗,无复及吾亲。

须臾残漏歇,吏报国忌辰。

凌旦骑马出,溪冰薄潾潾。

路傍饥冻者,颜色颇悲辛。

饱暖我不觉,羞见黄州民。

昔贤终禄养,往往归隐沦。

谁教为妻子,头白走风尘。

修身与行道,多愧古时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不见阳城驿

不见阳城驿,空吟昔人诗。

谁改避贤邮,唱首元微之。

微之谪江陵,憔悴为判司。

路宿商山驿,一夕见嗟咨。

所嗟阳道州,抗直贞元时。

时亦被斥逐,南荒终一麾。

题诗改驿名,格力何高奇。

乐天在翰林,亦和迁客词。

遂使道州名,光与日月驰。

是后数十年,借问经者谁。

留题富水驿,始见杜紫微。

紫微言驿名,不合轻改移。

欲遣朝天者,惕然知在兹。

一以讳事神,名呼不忍为。

一以名警众,名存教可施。

为善虽不同,同归化之基。

迩来又百稔,编集空鳞差。

我迁上雒郡,罪谴身絷维。

旧诗犹可诵,古驿殊无遗。

富水地虽在,阳城名岂知。

空想数君子,贯若珠累累。

三章诗未泯,千古名亦随。

德音苟不嗣,吾道当已而。

前贤尚如此,今我复何悲。

题此商于驿,吟之聊自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