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兴庆宫

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

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

随风秋树弃,对月老宫人。

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昔日皇家的游乐场所,如今仍未有人游览。
深宫中的龙池水声低沉,皇帝的宝座上积满灰尘,显得凄凉。
秋风吹过,落叶飘零,老宫女面对着明月独自悲伤。
世间万物如同沧海桑田,悲伤涌上心头,令人痛彻心扉。

注释

先皇:过去的皇帝。
歌舞地:娱乐和宴会的地方。
今日:现在。
未游巡:无人来访。
幽咽:低沉而断断续续。
龙池水:象征皇权的池塘。
凄凉:冷清、萧瑟。
御榻:皇帝的床榻。
随风:被风吹落。
秋树:秋天的树木。
对月:对着月亮。
老宫人:年老的宫女。
万事:世间万物。
如:如同。
桑海: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悲来:悲伤涌来。
欲恸神:几乎要痛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盛世的怀念和现实衰败的哀伤。开篇“先皇歌舞地,今日未游巡”两句,通过对比先朝皇帝在此处歌舞欢乐与现在无人问津的情况,强调了时光流转、物事皆非的感慨。

接着,“幽咽龙池水,凄凉御榻尘”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出一幅废墟图景。龙池之水不再喧腾,反而显得幽深而孤寂;御榻上积满了尘土,这些都是过去荣华已逝的证据。

“随风秋树弃,对月老宫人”两句,更是深化了这种凄凉之感。秋风吹过,树叶纷飞,一派荒凉景象;而在这废墟中,只剩下一位年迈的守宫者,与明月为伴,增添了一份孤独与苍老。

最后,“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的景象所产生的情感波动。万事皆如同大海中的微小波澜,一切都在时光的巨流中消逝无踪,这种感觉让人不禁感到悲从中来,心神几乎要被这份哀伤击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往昔荣华的追念,以及面对现实荒凉景象时的心境变化。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抒情怀古的佳作。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秋馆雨后得弟兄书即事呈李明府

弟兄书忽到,一夜喜兼愁。

空馆复闻雨,贫家怯到秋。

坐中孤烛暗,窗外数萤流。

试以他乡事,明朝问子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明府入道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柱史今何适,西行咏陟冈。

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

春雨桃花静,离尊竹叶香。

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一)

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

风过鬼神延受箓,夜深龙虎卫烧丹。

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