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明府入道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为何陶渊明这样的隐士,在太平盛世还要辞官归隐。
他沉醉于山泉石趣,即使面对贫寒的薜荔和萝藤也不怕。
轻盈的雪花覆盖着他的纱帽,孤独的猿猴在祭祀坛边徘徊。
他在老松树下悠然,夜晚在金制的炉灶中炼丹。

注释

何事:为何。
陶彭泽:陶渊明(字彭泽,东晋诗人)。
明时:太平盛世。
挂冠:辞官。
耽:沉醉。
泉石趣:山泉石的乐趣。
薜萝寒:贫寒的薜荔和萝藤。
轻雪:轻盈的雪花。
笼:覆盖。
纱帽:古代文人的帽子。
孤猿:孤独的猿猴。
醮坛:祭祀坛。
悬悬:悠然自得的样子。
金灶:金制的炉灶。
夜烧丹:夜晚炼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准备入道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决心。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不再追求世俗的荣耀。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泉水和奇石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这里代表了隐逸生活的清净与宁静,而“不惮薜萝寒”则表明诗人对严寒天气的坚忍。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这两句通过轻雪覆盖的帽子和独自跳跃的小猿,以及古老的祭坛,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老松之下悬挂着炼制仙丹的器具,金灶在夜晚继续燃烧,暗示诗人对修炼成仙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营造,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以及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送王端公之太原归觐相公

柱史今何适,西行咏陟冈。

也知人惜别,终美雁成行。

春雨桃花静,离尊竹叶香。

到时丞相阁,应喜棣华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二首(其一)

庐陵太守近隳官,霞帔初朝五帝坛。

风过鬼神延受箓,夜深龙虎卫烧丹。

冰容入镜纤埃静,玉液添瓶漱齿寒。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万水访君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严十五郎之长安

送客身为客,思家怆别家。

暂收双眼泪,遥想五陵花。

路远征车迥,山回剑阁斜。

长安君到日,春色未应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张秀才之长沙

君向长沙去,长沙仆旧谙。

虽之桂岭北,终是阙庭南。

山霭生朝雨,江烟作夕岚。

松醪能醉客,慎勿滞湘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