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

吴江潮水化虫沙,两岸垂杨噪乱鸦。

舟子鱼羹分宰相,路人麦饭进官家。

莫思后事悲前事,且向天涯到海涯。

回首尚怜西去路,临平山下有荷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吴江的潮水化作虫沙,两岸的垂杨被纷飞的乌鸦吵闹声淹没。
船夫分发着鱼羹给宰相,路上行人献上麦饭给官家。
不必忧虑未来的困苦,只管向着天边直到海边。
回望时仍对往西的道路心生怜悯,临平山下还有盛开的荷花。

注释

化虫沙:形容潮水退去后的荒凉景象,如虫沙般零落。
噪乱鸦:形容乌鸦叫声嘈杂纷乱。
舟子:指划船的人。
麦饭:用麦子煮成的粗食。
后事:未来的事情。
西去路:向西走的路。
临平山:地名,位于今浙江杭州市附近。
荷花:象征着夏日的清新和生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生活的诗歌,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复杂情感。

“吴江潮水化虫沙”一句,以壮观的潮汐将微小的沙粒带入视野,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同时也暗示着社会动荡不安。紧接着,“两岸垂杨噪乱鸦”则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与喧哗混杂并存的画面,通过垂柳和叫嚷的乌鸦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受。

“舟子鱼羹分宰相”和“路人麦饭进官家”两句,则是对社会不平等的描写。船夫与高官分享着同样的食物,行人们则将自己的粮食送入官府,这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权力和财富分配的批判态度。

“莫思后事悲前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无奈与忧虑,而“且向天涯到海涯”则是鼓励自己要放眼世界,寻找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自由。

最后,“回首尚怜西去路,临平山下有荷花”两句中,诗人在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中,又发现了自然界中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小美,如同路边的荷花,给予了心灵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风光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苏台

阖闾门外草如霜,到此踌躇欲断肠。

红阵教成人已去,黄池会罢事堪伤。

将雏野鹿衔枯荠,挟子宫乌噪夕阳。

越蠡扁舟漭无所,五湖风浪白茫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苏台怀古

灵岩寺古树森罗,满目兴亡落逝波。

越相舟中西子去,楚王宫里北人过。

歌台日暖游麋鹿,禁苑风高走骆驼。

却羡老僧无一事,自携瓶锡入烟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邳州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

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

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京口野望

傍岸人家插酒旗,受降城下客行稀。

南徐白昼虎成阵,北固黄昏鸦打围。

乱后江山元历历,愁边杨柳极依依。

棹歌渔子无些事,网得时鱼换酒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